作者:愚人先生
回到总昨天的故事里面,通过个“个人生产总值”这个公司来分析,你就明白为什么我那个同学和网红的收入差别如此之大。
我同学的那种方式,本质上是通过“勤奋”来增加“能产生价值的时间”,别人一天能产生价值的时间是5个小时,他能产生10个小时,所以,在单位价值差不多的情况下,他的收入能是普通人的2倍。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意思到两个问题
1、他这种增加个人生产总值的方式是有天花板的,人的精力有限,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4小时,除去必要的休息时间,能留给他额外工作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了。
2、这种方式兑换成收入还要打一次折,因为购买他时间的老板会从他的生产总值里面拿走一层利润。
另外,他长期重复着低水平的创造,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能提供个人“时间单价”的时间太少了,弄得最后也无法在进一步了……
那么,这种情况下有什么办法能挺高自己的收入吗?
首先,你得提高你的“时间单价”
方法前面的文章也提过,就是将你的注意力更多的投入在自我成长上,提高自己在垂直领域里面的专业水平,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后面的文章会详细讲解。
其次,你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
千万别想着在工作的时候偷懒几个小时你就赚了,你要知道你工作的时间不等于你能产生价值的时间。而你的收入,只和你“能产生价值的时间”成正比,如果把时间周期拉长,你会发现,这种做法其实伤害的还是你自己
最后,你得想办法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第二种方式:批发时间
我们再来讨论下网红的“时间售卖”模式是什么。
回顾下这个公式:个人生存总值=时间单价*能产生价值的时间
如果你把创造的价值,同时卖给很多人呢?
比方说,你做了一次2小时的演讲,当你面对1个听众的时间,需要花费2小时的时间,每小时收费100元,那么你的收入就是200元,如果你面对的是100人,你依然只需要花费2小时,你能产生的个人总值=100*200=20000元
这就相当于把自己的时间“批发”出去了。
通过这种方式,你能产生的价值的时间,就可以横向扩展,不再受个人每天24小时的限制,理论上可以变得无限多。
所以我这位同学和网红相比,看似比的是“价值”,但其实比的却是“模式”。
最近几年崛起的一批知识付费讲师,他们提供视频、音频类的付费课程,大量百万年薪的出现,背后的原因正是他们通过互联网的技术的成熟,帮助他们将自己的时间更高效的“批发”出去。
这种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娱乐明星,一线明星他们的出场费可以达到200万元/场,品牌代言费可以高达500万元/场,拍一部电影,片酬可达3000万元。
那么高的收入,并不是因为他们在“被买断的这个时间段”里产生了多么巨大的价值,而是他们所创造的产品,例如歌曲、电视剧、电影、娱乐节目甚至一张图片、一条微博等等都可以通过他们的影响力,被复制成无数多份,然后批发售卖!
所以,在娱乐圈里,唱歌水平、颜值、表演技巧这些所谓的硬实力不是最最重要的,这些只是基本功,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气!其他的能力都是来增加他的人气。
一个明星,有多少人喜欢,就意味着他的作品有多强的“批发能力”。因此,他们在提高自身的技艺之外,还会不断的创造热点话题,参加各种综艺节目,让自己出现在各个媒体的视线当中,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人气,因为这个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他们也还需要时刻保持品行优雅,为人表率。设立一个好的人设,万一人设坍塌,没人喜欢了,那他就失去了最重要的能力——批发时间的能力。虽然这个时候他的技艺能力还是一点没变,唱歌还是那么好听,可没人去了,因此时间也就无法大量的批发出去,那么他们也就没有那么高的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