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拔650米的深山脚下,顺着陡峭的石梯拾阶而上,逐步默数,数到1098级时,也就到达海拔905米的红岩山半山。
伫立回望远眺,山下美景宁静了登山引起的紊乱气息。翠峦叠嶂起伏,云烟穿行其中,纱笼萦绕,一缕暖阳从云缝中落下,民居、池塘、菜园、桃花……披上蝉翼金纱,闲逸的田园风光,美不胜收。心里的世外桃源,许也不过如此吧。
山与山呼应,呼应出了如来摊开的手掌,山脚五条排列有序的小山脉,俨然五根指头舒展开来,指向远方。宁静的池塘,成了如来的掌上明珠。
脚下,有浓艳的褚红砂岩,随着视线向着四周蔓延,浸透了崖壁,染红了山巅。崖上绿萝藤牵,在这天然的朱砂画纸上,勾勒出一幅幅朱翠鲜明、简洁明了的清新画卷。
如此风水圣地,让先人们不得不停下寻找灵魂寄放地的步伐,在这一壁红色的岩石上,把信仰摩刻成精致的佛像。如今,岩上字迹早已风化斑驳,所幸,药师、观音、尊者……字样依稀可见。不禁好奇,佛像们不知曾接受了多少善信的膜拜、多少心愿的寄托,见证了多少海誓山盟。
不知是经历了几百年,还是上千年的风吹雨打,佛像原本的丰富色彩有些淡褪,被外力卸去了臂膀。好在宝冠、罗髻、服饰线条纹路清晰可辨,神情依然宁静慈祥,超凡脱俗,端坐于莲台之上。七彩的背光图案丰富异常,飞龙、孔雀、仙鹤、大象、狮子、骏马、仙童、莲花、守护兽、守护神、祥云卷草……众多植物动物相融相应,再涂以石绿、朱砂、石青等天然颜料,衬得佛像越发神圣威严。
一瞬间,我仿佛穿越到了那许是被称为明朝的年代,像个隐形人一般,依在那红岩栏杆上,注视着那一派香客络绎不绝、香火旺盛、繁荣却宁静的景象。静看佛像笑迎八方善信,默默接受众人信仰和灵魂的寄放;静看追逐梦想、追求幸福,甚或忏悔的人们,默念有词,虔诚上香……
二月初二,龙抬头,山风仍是微凉。毫无征兆地迎面袭来,我从现实呼唤中惊醒过来,告别了那宁静祥和的世界,内心深处万般不舍。
同行的专家告诉大家,红砂岩的质地、户外恶劣的气候,决定了这一省级文物的保护受限。也许未来的某一天,这些精美绝伦的石刻,就将带着那数不尽的灵魂,如那些风化了的石刻文字一般,夹杂在风雨里,与尘埃共舞,与时光永别。
心里,顿时伤感起来,望向山下如来掌心的那颗明珠,已然化成了一滴无奈的眼泪,宁静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