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三邀》采访了《我的二本学生》(以下简称《二本》)的作者——黄灯老师。借助节目,黄老师为更多人所熟知。阅读书籍、观看访谈,能够感受到黄老师是个不折不扣的好老师,着实令人敬佩。就如弹幕里所说:这样的老师真的太稀有了。
《十三邀》以“看见他们”作为本期的主题,《二本》的立意与图景昭然显现,这也正是黄灯老师序言的标题。
“和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高配家庭形成鲜明对比……二本院校的学生,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的普通年轻人的状况。”
“看见他们”
看见二本学生,还是看见原生家庭不好的学生?
为什么要用看见,是说现在的发声的都是一本的学生?二本是沉默的大多数,声音不被听到,形象不被看到,一句话,被忽视了。
得,要真这么一说,就欠妥了。马云是杭州师大的,现在还是二本;马化腾是深圳大学的,老马同志入学的时候,深大也只是个二本而已。这两个二本出身的人,曾是前些年被芸芸众生跪舔,叫“马爸爸”的。
单纯地以大学批次划分人群,显然是过于主观且不合时宜的。
查阅文中所述广东金融学院,其前身是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行业性学校,就业口碑出众,在广东招分不低,在广东以外的省份招分比一本要高出二三十分。在就业就是王道的今天,这样高就业率的学校可不是想上就能上的,很大程度上也不应该是被忽视的悲情命运。
黄老师自2005年起,在广东F学院任教,一开始作为全校大学语文的公共课的老师,后来是作为中文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班主任和非正式“导师制”导师,接触了很多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黄老师关注了学生,也通过日常的交往,黄老师走进学生,并拥有了材料库。
黄老师在采访中曾经说,她从教十余年,教过的学生有四五千。书中所呈现的学生故事,占比百分之一都不到。
作为一位予以学生无限关爱的老师,黄老师可以说是学生情况的百晓生,但是进入书里的学生大多数是富有戏剧性或者是相对极端的,对此有网友就戏谑书名应该更改为:我的二本学生原生家庭。
对此黄老师的回应是:作为老师的心态和家长是一样的。比如说有7个孩子,但只要1个孩子过得不好,作为家长都不会开心,注意力都放在这个过得不好的孩子身上。
于是,书中聚焦了一届届学生中的原生家庭背景过于沉重、人生经历相对曲折的学生,书里弥漫着宿命感的无力和悲情色彩的丧气。
看见年轻人的奋斗,还是看见买房决定人生输赢?
黄老师在序言中写道:在急剧分化的现实语境中,我企图通过文字勾勒高校学子的真实场域,以凸显普通青年进入社会后突围、奋斗以冲破自身局限的路径。
立意开阔而宏大,落脚点也看似踏实有力!
开篇的龙洞的描写和叙述,白描真切而细致,叙述纵深有力,社会调查真实感和厚重感扑面而来。二本年轻人奋斗的不易与打拼的艰辛感动了文字前面的你和我。
特别是写到志勇,面对生活的磨砺,依然保有独特的棱角,在社工机构坚持,并辞去了老师介绍的公安局的岗位,做文绣行业,看不惯其中的虚伪与套路而愤愤辞职,最后因为生活所迫,经营餐饮。黄老师在写到这之前,还是个理想主义者,坚持着对梦想、对奋斗的倚重。但不知道为什么,到后续章节就变成了邻居的大妈,跟从外地回来的你唠嗑亲戚的近况:哪位同学抢在房价上涨之前买了房,最后实现了财富自由,安家乐业;哪位同学由于原生家庭负累重,买不起房,最后只能挣扎于这千疮百孔的生活。
所有的一切絮叨的主题是:有没有买房,是你人生输赢的关键。
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社会记录,并没有问题。好工作买房子,一定程度上也确实是毕业年轻人的奋斗的所在。但是如果这就是作者在序言中所述的奋斗、突围,请原谅我不敢苟同。前面叙述对四位班长为梦想奋斗的超越表达,中后期又突然落脚于买房子买房子,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交织,实在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分裂。
所以在我看来,《我的二本学生》之所以能火,不在于看见了谁,而是她的充满“妈味”的絮絮叨叨,展现了现下年轻人关切的“差距”:
家庭差距:原生家庭不佳的孩子,没有家庭财力的支持,“其背后的家庭,在他们身上烙下的印痕,学生成长得可能性,越来越受制于家庭的溢出效应”。
城乡差距:“现实已没有多少空间和可能,让一个普通的农村年轻人,在坚守梦想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为顺畅……猛然发现,现实中,他并没有太多得选择。”
代际差距:“整体上,对八零后一代孩子而言,在房价平稳、低廉、经济上行的阶段,他们通过各种努力尝试,大都能拥有一份让人踏实的工作,并在工作的庇佑下,得以成家立业,实现读书改变命运的古老隐喻。”而九零后的孩子们呢,在房价已经高得不可企及的今天,“读书改变命运的成色,在教育市场化的语境下,早已褪色了很多”。
在“内卷”、“躺平”充斥于年轻人的社交话语的当下,书里展现的一个又一个曲折青年的故事,在作者寻找的根源之下,都是其无力改变的家庭差距、城乡差距、代际差距,又或者是黄老师耿耿于怀的教育产业化下的文凭贬值。
而这一切,正好给年轻人的“躺平”寻得最好的现实语境:既然一切都无力改变,那就直接tangping 吧,心安理得。
但是,又有哪一代年轻人是容易的?
上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潘晓那篇著名文章“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引发了全国人生观价值观的大讨论,关于青年,关于人生,关于意义。
不变的是青春的迷惘,不断的是意义的讨论,但最后的落脚点都是认真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