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学做合一》有感
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小学 张涛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多学习了几篇。《陶行知文集》中以“教学做合一”为题的文章有四篇文章,即《教学合一》、《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儿子教学做之一课》,还有一篇是《在劳力上劳心》虽然在题目上没有表现,但是在文章内容上是“教学做合一”的延伸篇目。
《教学和一》是先生早期的教育思想,主要阐述了: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学相长等的观点。先生经过3年的教育实践所形成的更为成熟的教育思想,进一步主张: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直至1927年“教学做合一”才有了清晰的理论概念: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符合辩证逻辑,有着因果的逻辑顺序。教根据学、学根据做,如果把逻辑简洁点就可以理解为“做就是教”。记得《学记》里有一段文字,原文如下: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这段话虽然理解为“臧息相辅原则”,我认为亦可以理解为“以做定教”最早的描述,这段文字的理解可能有多种形式,但是其反应的“教与做”的关系没有混乱。
学校的职责在于“立德树人”,做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微观上可以把学生的做题、作画、写文章等等理解为我们的教学目的。宏观上来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各种教育教育活动,都“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做人”,做一个能力上和思想上合格的人。“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在党的教育方针中已经明确了“教学做合一”的指导思想。
陶行知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我们要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组织每一次教育活动,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有应付的现象。心理学中有个“内模拟机制”,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否含有正能量,不仅仅是关系着所教学生的生活质量,更关系着国家的兴亡。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去认真对待我们与学生的每时每刻。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对国家的未来担责。
陶行知先生在讨论“教授”和“教学”区别时候说:现在的人叫在学校里做先生的为“教员”,我马上想起了“教书匠”一词。曾经读过教育名家李振西一篇名为《教书匠》的文章,感同身受,有空的同行们可以读读。在古代能够称作匠都是在技艺上有一定水平,能达到作人师傅的能力。如:石匠、木匠、铁匠、锔匠等等,古代的“匠”才是“教学做合一”的典范。既要教榫卯怎么做,又得让徒弟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制者,裁也。上行于下,如匠之制器。” 《孟子.告子上》:“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依规矩诲人就是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学做的过程。
另一篇文章《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强调以“教学做”为指导来选择、编写和使用教科书,要“以生活为中心”,而不能“以文字为中心”。对先生缜密的思维和超前的眼界所折服。现在的教材不断在改进,不断在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定然不会再出现新疆的毒教材,我们要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指挥下,做好学生的校本教材,为留住学生的“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