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谋定而后动,行且坚毅。
玄奘刚上路
从高中读到《曾国藩家书》里的这句训诫开始,就将其视作座右铭。现在看来,当时的理解仅限于字面,重心在“谋定”,然后的坚持就是体力活。这个“中二”的理解前提在于,默认了存在一个“定谋”,而且行动者已找到且坚信“定谋”为真,才可能有后来的行且坚毅。然而,在实践中更多的情况是一题多解或在当前目标下无解,所以实际上,谋和行从来就是个全程动态博弈。从定谋到执行,其实全程都是脑力活,我们只不过是那个知道要去西天取经,“有方向而没路径”的玄奘。
顿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西游记》的主题曲名字叫做“敢问路在何方”,原来,大家都有同样的困惑,只能牵强而鸡汤的答曰“路在脚下”,这说明,大家都只知方向而不明路线。
年少我以为
年少时的“我以为”总是试图非黑即白、简单粗暴、刻舟求剑地理解这个灰度、复杂、动态的社会。并非是这些“我以为”错了,这些理解都是真实在不同(年龄)维度的投影,每种理解都带着每个年龄段的芳香。更何况,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本就没有对错,只有利弊。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涉世的加深、随着环境的严酷,只能说如果仍然抱着当年的“我以为”有碍于仕途的攀登吧。发现这一问题至少还有钱钟书:
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把创作的冲动误以为是创作的才华;总是把对孤独的恐惧误以为是对爱情的向往。
少年时的迷之自信大半不会成长到中年就已经凋零,少年时的幻之爱情也多半已经在婚姻的搅拌中发酵出应有的味道。所以,人到中年,还是要抛弃一些固有的认知,取舍后重新上路。
这个取舍也包括重新理解认知对我们的作用。
认知的作用
经史典籍、至理名言、成功案例以及古今中外的全部认知都是别人的,做成脑图甚至熟读成诵也是别人的。因为这些认知的本质还是别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而属于你的只有你的人生。未通过自己人生践行的认知都是别人的。认知的作用是给你方向,因为别人只能给你方向,再详细的建议也都是方向。
诸如孙子兵法这样的军事理论,告诉你的是战略原则、战术方法、实施要点,然而最后如何打赢一场仗、做好一件事、当好一份差、过好这一生,这样的临门一脚永远属于自己。
抉择在自己
说回到“谋定而后动,行且坚毅”这句话,当下的理解是,择谋的阻力和执行的犹豫实则源于自己。
表面上看,事会因为杂而不知道该先干哪件,书会因为多而不知道该先看哪本。而实际上,却是徘徊在多重目标与欲望间里,纠结得难以取舍。大量的时间用于了选择,而非钻研。而在根本上,还是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问题,因为没有唯一的原则用来在目标与欲望间取舍,一直在工作与生活、学习与娱乐、理性与情感间优柔寡断。
深入自窥,我是个外在渴望被认可,但内在却缺乏坚持的自信和决断勇气的玄奘。我到底是个目的性强的人还是个希望自己目的性强的人?也许这是个错觉,应该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