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游行程过半,今天(8月3日)上午游龙门石窟,下午游恒山悬空寺,然后直达五台山入住。
提到龙门石窟便有一种亲切感,因为高中时的一位好友曾在大同大学读书,他寄给过我一张照片,正是以云岗石窟的大佛为背景的。那时就特想来此一游,因为那佛平静的微笑深深打动了我。但十几年过去,直到今天才了此心愿。这次十几天山西游,让人大开眼界,也了结了许多读书时代生发的宏愿,甚是快慰。
人生有几位好友很难得,另一位第一次到达海边时,兴奋地给我打电话,让我听“惊涛拍岸”的声音。
让我听海声的同学现在联系还挺多,看佛的同学联系已经很少联系。但当年(上高中时)大家一起读书,一起卧谈的情景却历历在目。
我们三人高一时在一个班(理科),高二时,海同学就考上了山西师大。高三时佛同学和我商量,一起转文,因为我们高一时在县城新华书店开的读者俱乐部合办了一张卡,轮流去借阅。
俱乐部里以文科类的书为主,一般书店都如此,我们以每天一本的速度阅读了两年,感觉生命丰盈了很多,兴趣渐渐由理科转文,于是有了转文的打算。
但是,我们的理科成绩并不差,因此班主任不同意转,佛同学的父亲也不太支持,最终佛同学打了退堂鼓,留在了理科班。
而老歪是一根筋,认准的事儿就一定得有个结果,同时,老歪的父亲又是一个自由派,老歪的选择,他都支持,需要时,他才会给必要的建议。于是,在老歪的软磨硬泡下,班主任最后还是同意了。不过,班主任最后甩给老歪一句狠话:你到哪个班也考不上!
其实,老歪转文纯属兴趣,从来没有考虑过考上考不上的问题,因为希望渺茫。但是,有了班主任这句话,按老歪的脾气,还是要把他堵回去的。于是从此发愤,最后拿到那个班最好大学的通知书去拜见了班主任。
高考后,去佛同学家玩儿,佛同学的父亲后悔不迭,不该阻挡佛同学和老歪一起转文。
云岗标志性的佛自然是昙曜五佛,但导游却没有重点介绍,也没有进行好的保护。昙曜五佛的原型据说是北魏的五个皇帝,但导游说这个说法存在争议,新的研究认为五个佛依然是释迦牟尼。新的说法是谁提出来的,既然不是定论,为什么不让提原来的说法?又是一段有待揭开的迷案。
悬空寺本来是道观,后来释迦牟尼进去了,孔子进去了,三个创始人坐在一起,却被释迦牟尼占了主位,这是少数民族与外来文化的一次合谋,是宗教的软实力与政治的硬实力的交换,难怪孔子的表情不悦,也难怪韩愈要奋起反佛。韩愈的文起八代之衰的文,指的不是文学,而是文化,是儒家文化。从韩愈之后,儒家才开始成为真正的主流文化,于是才有了宋代的理学和明代的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