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美食。我的老家在湖北西部农村。我们那里美食很多,今天我主要来谈谈家乡的糯米制品。
每逢过年,家乡的人总会做各种糯米制品,有糍粑,米酒、汤圆、炒米糕等等。
做糍粑通常是一个全家人参与的劳动。爸爸把浸泡过的糯米放在木甑里,糯米蒸熟后,要把它转移到一个石头制成的漏斗形的石坑里,我们俗称“地窝子”。力气大的爸爸和哥哥一人拿一根粗棒子,来回地捣糯米,这个过程需要两个人配合默契,均匀用力。
大约十几分钟,糯米捣烂了,爸爸就把它挑到簸箕上。这时,妈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绿豆馅,指导我们几个包糍粑。
糍粑要摊平放,不能让它黏连,同时还要翻动,直到它完全冷却。想吃的时候,用油一煎,味道美极了。
还有一部分不包馅的白糍粑。爸爸会把它揉搓成长条,放冷了之后,把它切成薄片,放起来慢慢吃。
绿豆糍粑是我童年时代最美味的食品。如今,很少有人再用这种土方法做糍粑了,大家都吃机器做的糍粑。
虽然机器做的糍粑味道也不错,但总感觉少了那份家庭全员参与的成就感。
米酒、汤圆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米酒是把蒸好的糯米饭用酒曲发酵酿成的。家乡的米酒甘甜味美,香气诱人。如今,家乡的孝感米酒声名远扬。
汤圆是将生的糯米用水浸泡,然后带水用石磨磨成米浆,再用布包着草木灰,把米浆中的水份吸走,剩下的半成品就可以做成汤圆煮着吃了。如果要保存得久一点,可以把它晒干捏成粉末,放上一年半载也不会坏。
家乡的美食还有很多很多,我一下子都说不完。
家乡的味道永远是心底最甜美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