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是让我盼望的,寒冷,却不阴沉。街上也会安静许多,不至总被打扰。
我曾是不怎样喜欢冬天的,我更钟爱于秋天,秋高气爽,凉而不寒,适宜出行的好季节,秋风吹落的枯叶,又有几分萧瑟,也是适宜思念的季节;或是酷热的夏天,太阳毒辣,热得酣畅淋漓,能出一身透汗,又时常下一场瓢泼大雨,冲刷世间所有的不美好。
春天的生机盎然虽总被干燥所顶替,可春天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与责任,这些并不是春日的专属,却被人为赋予。刻板印象一词,又何尝不存在于万物中呢?因此诗人刘禹锡并不继续为春天强赋,而是为秋天发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又何尝不是对春日的不公平呢?可四季嘛,总不会反驳的,因此在什么季节里有怎样的感受,人人皆自由,这样的情感,不可用天平衡量。
到了冬天嘛,许多人都盼着一场雪,这也是我过去在冬日里少有的欢喜,可雪在北方并不十分稀罕,有人喜爱便有人不喜爱,喜爱的人自然是落雪后,可如孩童般在雪地里狂欢的,不喜爱的人却要担忧第二天的交通与行程如何是好。
我过去不喜欢冬天,并不与什么过往息息相关,只是因为冬天要捂得严严实实,夏天两分钟便可穿好的衣服,冬天却要里三层外三层套五分钟。冬天的起床也是格外困难的,被窝里头与外头,是两个世界。这并不是情感上的冷落,而是实实在在的感受。
冬天也不是没有可取的,我后来沉浸于冬日中,一是因为雪,一是因为安静。在历史上,冬天便是一个安静的季节,至今依然,冬天已然不再热闹,就是街上,也静了许多。天气冷了,便少有人还出得门来,人少了,自然安静。
夏天的大雨中,秋天的落叶下,春天的花开时,也是安静的,可这样的安静,在冬天,是常态。于是可以安静地回想许多的事。
我很久不写东西了,尤其是散文。若是小说,还可构建一个世界,描绘几个人物,散文,总要有可书写的情感,每次想提笔时,我却发现,我的情感空落落的,找不到什么悲伤,却也没有什么欣喜。于是文字言之无物,书之无人。
失去情感与共情力,是一件可怕的事。我十分难过,曾经活跃跳动的心脏,现如今死气沉沉。一颗心,不再为什么人、什么事而加速跳动时,并不是通透了,只是它暗淡了,它不再鲜亮和明快。
我翻看自己之前写的文章,有写回忆的,也有致好友的书信——我多久不曾手书信笺了……我寄给谁呢?可写下的书信,也并非一定要寄出去嘛!我看着那些文字,好像把我带回到那些时日中去,我心中十分明了,过去时日是不能够回去的,即使想与它相遇,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可我也感受到,在这些文字中,我的心脏在加速跳动。
原来那些文字,那些书信,不仅写给了那些人,那些事,也写给了自己。我回想起高中,手书十封长信的时候,信的内容我已记不太清了,只是依稀记得一句,“你说温柔的湖风,能不能拂过一棵干枯的树呢……”我记得这句话,就记得写这些文字时的内心,我不必要刻意记得它们,只是想起来时,我可知道,我的情感并不是枯竭,只是倦怠了,稍作休息。
我总会被过去的自己所感动,也为未来的时日而振奋,于是当下的生活,便温柔了许多。我并未失去追逐美好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我也没有失去追逐美好的心力,我认为后者是要比前者重要的,当我相遇美好时,即便过去的一些恶意在摇曳,可我依旧乐意为之努力,为之冒险,为之不安,为之心跳加速。我依旧不甘于“因噎废食”地与美好错过。
我在雪地里跌倒过,我却从不会因此而怨恨雪,冬日,我还是盼着雪的,无外乎就是再跌倒,再爬起来,拍拍身上的雪,道一声:今年的雪,还真是不错!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我清楚地感知到,我心跳很快,我的期望,在此时,达到顶峰。期望伴随着的就是不安,期望与不安,达到一个平衡时,便不知道下一秒哪一个情绪就会涌上心头,这样交错着,心,很快就活跃起来了。
莫要担忧自己的心,为另一个人而起伏,这是幸运的,多少人盼望着还能够为一个人而波动,却发现自己似乎对沉沉地爱一个人,已经无能无力。
我十分热爱于书写学生时代的爱恋,尤其是那时的暗恋,那何尝不是心力最足的时候,又何尝不是最纯净的情感充斥着整颗内心的时候。那时的爱恋中,或许情爱少一些,多的是对美好的追寻。因此,那样的一颗心脏,所需求的,也许不是过多的回应,而是一份保持热爱的动力。学生时代的爱恋,常常酸楚,既有欢笑,又有眼泪,若是脱离了学生的身份后,再度回看,那时的欢笑与哭泣,真实而坦率,总好过后来假情绪多了,忘却了真情绪如何表达,从而失去了情绪波动吧。
能真实的哭、笑,也是一种幸福。
我曾失去了太多的期待,却又没有接受现在,于是内心里煎熬。可期待是应当一直存在的,期待是追寻美好的前提,接受是美好消逝后对自己的保护。因为不想去接受,便不去期待,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若真是一点期待都不存在,又何必渴求一份理解与快乐呢?
在我写下的那些文字中,无外乎都在表达着“美好可贵”,因此,当《羽羽,花》这篇小说被深刻理解时,我十分高兴。《羽羽,花》是我曾在最艰难的时候写下,那时的回忆并不值得品味,前路又布满了迷茫,于是我把对美好的期待,全都融入了这个作品中……这么多年,我写下了很多对这篇小说的补充感受,却都没有发出来,因为一直没有人对这份期待,对这份幻想有一个理解。当这份隐藏的期待被解读出来时,就是那个时刻,期待与美好,实现了多年后的共鸣。
我想我又可以书写很多文字了,我将把更多的情绪,隐藏在文字中,我的情绪,一点点地回流,多年前写下的文字,在沉淀,如一位错去多年的朋友,沉淀着,在许多年后,与我再次碰头。
于是,我想给自己的内心回复一句,原来温柔的湖风,真的能滋润一棵干枯的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