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为心理咨询师,经常会接到一些不肯上学的孩子,他们想去做游戏主播,要做视频直播,想去做练习生。他们说,因为这样能够挣大钱,比上大学挣的钱多得太多了。
现在的孩子们,和我的小时候真的不一样了。
在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告诉我们,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扫马路都没有人要。在我们那个时候,13岁就考上中科大少年班的宁铂是父母们眼里的榜样。
那个时候,我们的偶像是:钱学森、杨振宁、华罗庚、陈景润等等。
那个时候,老师让写《我的理想》时,同学们几乎都写的是科学家、老师、解放军、警察这样的职业。
等我上了大学之后,我的偶像是比尔·盖茨、乔布斯这样的牛人。所以,我大学毕业没多久,就辞职创业去了。虽然撞得头破血流,却也是有了无怨无悔的青春。
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出生的朋友们,或许都能记起自己那曾经激情燃烧的理想与青春吧?
然而,现在十几岁、二十来岁的的孩子们,真的和那时的我们不一样了。
许多孩子的偶像可能是某某电影明星、某某歌星。许多人手机里常看的是各种视频,有游戏直播、带货直播、搞笑视频等等。
许多的孩子梦想着将来可以做演员,因为一部电视剧下来,可以轻松挣几个亿。好多人大学毕业工作后,几辈子也挣不来这么多钱。
许多孩子不想上学,想学那个游戏主播,因为可以一边玩游戏,一边挣钱。那些有名的游戏主播们,几百万的粉丝,一场直播下来就可以挣好几万、几十万的打赏,比辛苦学习强多了。
还有许多孩子,想去直播带货。某某名主播,一场下来能卖几个亿的货 。比大学毕业,辛辛苦苦工作的爹妈强多了。
想劝他们真的很难,因为学习太苦,游戏太快乐。那些又快乐又轻松可以挣钱的事,为什么不去做呢?
如果父母们告诉他,一百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才能挣钱,他会不服气地说:“你怎么知道我不是那一百个人里面的那一个人呢?”
他们会为自己欣赏的明星花钱打榜,会在微博上和攻击自己喜欢的明星的人争吵。比如,前些日子《青春有你3》的倒牛奶事件,疯狂的粉丝们为了给自己的偶像投票,买了牛奶不喝倒掉,只是为了瓶盖上的二维码可以给自己喜爱的偶像投票。
02.
他们的世界,早已经不是我们小时候的那个世界。他们常上的微博,每天的热点都被那些明星占据:
某某明星官宣与某某明星恋爱!
某某明星出轨!
某某明星离婚!
某某明星一集电视剧收入几百万!
......
这是一个越来越商业化的时代,是一个互联网已经融入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
这样的一个时代,造就了一个不同于人类之前任何一个时代的互联网文化:谁能吸引眼球,谁就能产生经济效益。
所以,明星们成了互联网时代的稀缺产品,他们的举手投足都会被围观,有围观就能带来经济效益。
所以,一些明星甚至会用制造丑闻之类的方式吸引眼球。哪怕丑闻,也能给他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商家赚得盆满钵满,明星赚得盆满钵满!
而许多孩子们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他们要么痴迷于游戏、视频,要么幻想着自己有一天可以像那些明星一样一夜暴富。
但是,他们却忘记了那些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的科学家、企业家、老师、军人、医生等等。
03.
2021年的5月22日中午,弹出新闻:袁隆平先生去世!
瞬间,这条新闻冲上微博的热搜。我专门去看了一下,在新浪微博热搜中排第一。这是我记忆中,唯一的一次科学家的名字上了热搜。
我的内心突然感觉很温暖,原来那些为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不断努力的人们,还没有被这个世界遗忘。
只是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科学家、企业家等能够经常上热搜,而不是一个科学家的去世。活着的时候,被人知道、模仿,远远比死去之后被人怀念要好得多。
那些能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哪怕是个小人物,如果能能常常冲上热搜,成为偶像,一定能让我们觉得这世界很美好,也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不断前行的力量。
每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的偶像。那么这个互相联网的时代,也需要有这个时代的偶像。(我希望不是那些常常闹出绯闻的明星们。)
千万不要觉得,这个时代我们不需要偶像。如果你看过电影《兵临城下》,你就会意识到偶像的作用有多么强大。如果你还没看过这部电影,我建议你一定要找来看看。
04.
偶像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因为我们会不自觉的对偶像产生认同。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认同那些比我们优秀的人,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焦虑,可以帮助我们拥有更为强大的抗挫折的能力。
是的,向比你优秀的人认同,可以提高你的定力。(关于定力,可以参考文章:如果你的人生想走得更远、更高,你需要的不仅仅是聪明)
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偶像。所以我们越长大,越像我们的父母。
长大后,我们有了新的偶像。如果这偶像是一个有毅力、有智慧的人,我们会慢慢地拥有毅力和智慧。
我希望,你认真地思考一下,你的偶像是谁?
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有自己的偶像,而那个偶像是一个能让这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
如果你想问我,我的偶像是谁?是他!
米尔顿.艾瑞克森(Dr.Milton Hyland Erickson, 1901年12月5日-1980年3月25日)被誉为“现代催眠之父”,是医疗催眠、家庭疗愈及短期策略心理(Brief Strategic Psychotherapy)的顶尖权威。
许多人认为,若说弗洛伊德对心理咨询的贡献在于理论,而艾瑞克森的贡献则在于实务。他所研发的方法已在全球被广泛应用,并公认对许多其它高效的心理咨询法起着重大的影响。
他在17岁的时候,患上小儿严重的麻痹症,全身唯一能动的地方就是眼睛。但他却依靠自己独特的催眠理论,让自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他用自己强大的意念活到了近80岁,他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令人惊叹和感动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