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学到,“家长对孩子不良行为的最初感受”是识别孩子行为目的的第一条线索,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的最初感受会被生气、发怒等情绪所叠加、覆盖而不能准确的自我感知,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第二条线索来判断孩子的目的,那就是——当大人叫停孩子的行为时,孩子的反应。
图片来自网络
1、如果孩子听了大人的话后,暂时停止了当下的行为,可是过不了多久,又会重复,或是换一种类似的方式打扰大人,那么,孩子就是以寻求大人的关注为目的,“我受到了冷落,你要来关注我”;
2、如果孩子不但不能停止当下行为,反而故意加剧行为的严重性激怒大人,那么,孩子是在寻求自我掌控事情的权利,“我不想听你的,我不服你”;
3、如果在你制止孩子的行为后,他用叫骂、摔东西、打人等其它语言动作激烈地反抗,则孩子是用这种报复的方式告诉大人“我受到了伤害,我也要伤害你”;
4、如果孩子对大人的话无动于衷、沉默以对,但又不停止当下的行为,那么,他是想表达“我就这个样子,改不了”,是自暴自弃的表现。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自己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做,所以,我们当父母的,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用爱和智慧陪伴、帮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