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在昏黄的台灯下,将手中的神秘文件一页页仔细翻阅,那熟悉的纸张和笔迹仿佛诉说着一段被岁月尘封的故事。他坐在办公桌前,身后是堆积如山的案件卷宗,其中最上面的一叠便是十年前叶秋萍案的相关资料。警局内安静得只剩下沙沙的翻页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车流声。
“小默,这份文件里提到的盛华集团你注意到了吗?”说话的是老刑警王队,他的声音带着沧桑却依然坚定。盛华集团,这个市里的龙头企业,涉足物流、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在市民心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林默点点头,回想起自己之前对盛华集团的初步调查:“王队,我已经注意到这家企业在叶秋萍生前的公司以及货车司机李明所在的运输公司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紧盯着文件中的一个细节,“而且,我查到该集团近期的一些财务往来似乎与十年前的事故有着微妙的联系。”
办公室内的气氛变得愈发凝重,每一条新的线索都如同一把钥匙,可能打开通向真相的大门。两人围绕着那份神秘文件展开深入讨论,试图从这些零星的信息中拼凑出隐藏在黑暗深处的秘密网络。
林默带着满腹疑窦,决定亲自走访盛华集团。那天清晨,他驱车前往这座矗立在市区核心地带的现代化办公大厦,阳光斜照在玻璃幕墙上,映射出刺眼的光芒,仿佛在警告他即将踏入的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未知的世界。
抵达盛华集团后,林默径直走向接待处,前台小姐看到身着警服的他,面露惊讶但很快恢复了职业微笑。“请问您有预约吗?”她礼貌地询问道。
林默拿出证件并说明来意:“我是市刑侦大队的林默,前来调查一起十年前的案件,可能与贵公司有关。”对方听闻后立即联系了公关部门负责人赵经理。
赵经理是一位中年男士,身材魁梧,眉宇间透露出一股干练之气。他在会议室接待了林默,室内装潢典雅而庄重,窗外是繁华的城市景观,与他们此刻谈论的话题形成了鲜明对比。
“林警官,我听说你正在调查十年前叶秋萍女士的车祸案?”赵经理一边翻看资料,一边试探性地问道。林默点头回应,将自己对盛华集团的关注点逐一陈述出来,包括货车司机李明与集团的关联、集团财务异常等关键线索。
赵经理听完后,脸色微微一变,但他很快恢复镇定:“林警官,我们愿意全力配合警方调查,不过你也知道,十年过去了,很多当时的员工都已离职,信息保存也不完整。不过我会尽我所能提供相关资料,并协助你们寻找可能的知情人士。”
在盛华集团没有收获的林默,决定寻找其他的突破口。在翻阅旧档案时,林默注意到事故车辆检验报告中的刹车痕迹描述存在明显矛盾。他反复对比了当年的现场照片和笔录,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成为揭开真相的关键。然而,由于时间久远,原始物证已经无法复原,这让调查工作陷入瓶颈。
林默又实地走访十年前处理事故车辆的那家老旧汽车修理厂。汽修厂位于城市边缘的工业区,周围环绕着破败的厂房和废弃的仓库,一片荒凉景象仿佛凝固了时光。
走进修理厂,林默见到了已满头白发的老技工老刘。老刘见到林默手中的旧档案,不禁陷入了回忆:“我记得那起车祸啊,那个货车撞得可真狠,但奇怪的是,我们检查的时候发现那辆车刹车系统几乎没怎么用过。”他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显示货车车轮上确实缺乏明显的刹车痕迹。
“也就是说,李明有可能是故意撞击叶秋萍女士的车辆?”林默紧盯着老刘的眼睛问道。老刘点点头,脸色沉重:“我只能说当时的情况很不寻常,但是具体情况,只有当时的司机李明最清楚。”
林默从昏暗的修理厂走出,心中涌动着新的疑惑和决心,这个新发现让案件的走向变得更加复杂。
在梳理案件材料的过程中,林默注意到一个让人意外的细节。虽然霍文渊作为叶秋萍的丈夫,并未涉足警界,且与警局人员并无交集,但他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件袋款式竟与何建刚入狱前遗留的神秘文件袋如出一辙。这个巧合让林默深感蹊跷。
为了解开谜团,林默决定直接拜访霍文渊。霍文渊居住在一个静谧的小区,那里绿树环绕,阳光斑驳洒落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敲响霍家的门铃后,一位中年男子打开了门,正是面容沉稳、眼神坚毅的霍文渊本人。
“霍先生,我是市刑侦大队的林默,我注意到您常用的文件袋样式与一份我们找到的重要文件袋相同。”林默礼貌地递过手中的样本,希望从霍文渊这里获取一些线索。
霍文渊接过文件袋仔细查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原来如此,这是我定制的一款文件袋,确实比较特别。不过,我不明白这为何会和警方有关联。”
林默耐心解释了何建刚冤案的情况以及那份文件袋出现在他车上的事实,询问霍文渊是否有可能知情并借此传递信息。面对林默的疑问,霍文渊略显困惑,他表示自己虽然对何建刚的事情略有耳闻,但由于并不认识任何警局的人,因此很难想象自己会成为传递关键证据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