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体成长应与团队进步同步。
个体从进入团队开始就在不断成长,正常的成长方式应该是团队进步带动个体成长,个体成长引领全队进步。具体来说就是团队中某个个体的成长经过归纳总结和推广,成为团队进步的内容,然后整个团队有了进步又孕育下一个个体可能的成长。
从这个此消彼长的关系上看,个体应该是有差异的,而个体差异正是促进同步成长进步的基础条件,因此,团队各成员应该是各有所长而不是同态个体。一个团队的特点就取决于团队中各成员的差异性以及各自的特长,也只有有了这个全方向均衡成长,才使团队大球逐步增大,吸引更多差异个体,在各个方向上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均衡收益。
当然,团队各成员的分布不要大而全,毕竟目标和方向是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在团队初始点的相对位置决定了团队应该在哪个方向上多吸纳人才,比如极轴中85度角,1000分距离那个点是目标,那么路径就是从0点到这个点的线,而前期可能目标没有那么明确,那么就是大概85度角的这个方向,组织就要吸纳这个方向上的人才,比如艺术特长,摄影,编导,主持等,比如C语言,代码,产品经理,运营人才等。这样团队在目标方向上的进展就带动着相关人才在这个方向的进步,形成此消彼长的方式,让团队之球向目标方向拓展。
因此只追求在目标方向上的进步而忽略成员在这个方向的成长,或者只注重团队成员在这个点上的成长,都会降低个体对团队成长推进的贡献,因为每个个体的成长应该是一个球型的在向目标方向发展的同时,学习这个方向上相关的知识、经验,比如团队目标是打造网红,那么作为一个负责摄影的个体,除了把网红目标资料影像资料做到最好,还应该学会与其沟通的技能,人际交往的知识和经验方面的成长,除了可以使其迈向捧红网红的目标同时还可以让他个人在奋斗的期间有自己的进步。
因此个体和团队都应把成长的过程当做是双方向目标迈进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