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表象。
解决问题:通过实际测量,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并提高估测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洋葱微课视频、学生尺、米尺、软盘 、彩纸条(20 厘米、10 厘米)
教学过程
一、 洋葱微课视频导入
(1)师:(录音)有一次课间,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讨论什么兵器最厉害。红红说:“我觉得宝剑最厉害。”明明说:“不,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 1 厘米,也可以伸长到 1 米,甚至几百米、几千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问:在刚才他们的谈话里,你能找出一些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米、厘米)
师:对!我们已经学过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 1 米大约有多长吗?1 厘米呢?我们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好?量一支铅笔的长度该用什么单位呢? 1 米 = ( )厘米
二、 探索实践
(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量一量:
(出示 10 厘米的彩条)你估计这根彩条有多少厘米?量量是多少厘米?
师:10 厘米就是 1 分米,也就是 1 分米=10 厘米 (板书)
2、认一认,画一画
(学生在自己的尺上找出 1 分米有多长)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同桌互相看一看,(学生画一画 1 分米)。
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分米?
(手机、插座的边长、软盘的边长、粉笔长……)
3、体验:
(1)(出示 20 厘米的彩条)量量是几分米呢?
问:30 厘米、80 厘米是几分米呢?
推想:这把米尺的长度有几个 1 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看着米尺数一数几分米是 1 米?板书:1 米=10 分米
(2)做“想想做做”第 4 题:
(同桌合作,全班交流)
量一量课桌的宽是多少厘米?接近几分米?
量一量课桌的高是多少厘米?接近几分米?
4、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分米)用手比划 1 米、1 分米、1 厘米有多长,分米是比米小,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认识毫米
1、师:看一看“数学书”的厚度,你估计它有 1 厘米吗?1 角硬币的厚度呢?
师:长度不到 1 厘米用什么作单位呢?就需要比它更小的单位“毫米”计量
2、小组学习
(1)(出示放大的尺)直尺上 1 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 1 毫米,请你在尺上找出来。
(2) 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 厘米有多少毫米。板书: 1 厘米=10 毫米
3、实践:(1)先估计,再动手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5~6 毫米
(2)先估计,再动手量一量 1 元硬币的厚度:2 毫米
哪些物体的厚度是 1 毫米呢?(学生拿出 1 元硬币或一张卡,用摸一摸,捏一捏,这个厚度大约一毫米。)数出 10 张纸,量量厚度是多少?
想一想: 哪些东西的长度或者厚度可以用毫米来作单位?(测量降雨量、尺的厚度、
蚂蚁的身长……
4、看书:
(三)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新朋友?(出示课题)现在已经知道了哪几个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这几个长度单位还可以用字母 m,dm,cm,mm 来表示,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在书上找一找有关介绍。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 1 题
做一做,一个学生比画,其余学生点评比画得是否正确
2.“想想做做”第 2 题
(1) 让学生看图写出两幅图的测量结果
(2) 交流:图中橡皮的长度是多少毫米?回形针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想想做做”第 5 题: 学生在书上做,集体讲评
4.“想想做做”第 6 题:
(1)学生先观察找出最长的线段
(2)再分别用尺量一量,反馈结果。
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说说米、分米、毫米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