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完元旦,哥我就感冒发烧生病了。去年底的时候,我还在庆幸“今年不错,以往12月必病一次的魔咒这次没有显灵”,没想到老天爷让我有副好身体来带领关注我的人制作年度计划,任务完成后再来“算账”。
先自嘲一下,生病是真的,玩笑是假的。
正是因为生病,2018年的第一周我什么也没做。没有早起,没有写文章,没有更新晨间日记,没有吃好的……但是,我有其他收获,比如利用挂水的时间恶补美剧,听了两节100天行动倡导者战隼的分享课。
虽然状态不佳,但我这次听课的效果奇好,本文一方面来梳理我认为课程中重要的精华,另一方面继续聊聊我对年度计划的几点认识。
01 人要经常“检视”自己
这是时间管理的精髓和第一步,也是每个人管理好自己的先决条件。
著名的哲学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其中第一问就是在检视自己。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过于自信,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小部分人会自卑。还有更小部分的人,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一切。
就好比老师给学生批改试卷,大部分人考完后都是自我感觉良好,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甚至成绩出来后惊呼“感觉没有考这么低呀”,有的人甚至要求分数复核。
而对于成年人的我们来说,必须努力做到正确看到自己的现状。
其实别人很难从侧面帮助自己,求人不如求己,检视自己的方式大致分两类:
一类是借助手机APP,还有一类是用纸笔记录。
这两种方法都各有优劣,软件类如记事本、手机应用监督、财务和运动类应用等都可以清晰、甚至自动地记录我们每天做过什么,分别用了多久,哪些软件用得过多,走了多少步路,以及花了多少钱等。
而纸质的记录我个人比较推崇,毕竟这种手、眼、脑协同运动和思考的方式,是任何时候电脑和手机软件无法替代的,人的独特性也来源于此。当然,不足之处是记录不够实时、完整,你总不能时时刻刻数自己走了多少步吧。
经过多年的摸索,我现在的方式是软件和纸笔两者结合。日常管理用三个本子——日程本、甘特图册和无印良品的活页夹,再加一个印象笔记汇总和回顾。至于其他软件,需要的时候再用即可,没有定则。
02 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从上个月的分享(超链接),到后续我这里有三篇文章(超链接)来讨论年度计划的话题,入群索取课程约2000人,听课1740人,除了在年度计划群有讨论,部分人单独请教我外,我明显感觉到年度计划真正能完成的人只会是少数。
当然,新年刚过去一周,我听说还是有人还在制定自己的年度计划。无论年底还是年初,能做事坚持的人都是好样的。在 《新年伊始,送你一个年度成功秘籍》中强调:
如果你仍然感觉又很多目标需要实现,但又不知如何取舍时,我建议你就定一个目标,把它完成掉再做下一个。
很多人跟我反馈有点难。是呀,人生来是喜欢凡事越多越好的动物,除了“病不要多”外,房子、钞票、衣服,有谁希望越少越好的。
在目标实现上,最后一个圣人曾国藩有一段非常好的观点
也正因为此,我们越是要学会聚焦能力、资源到一个点上,把它夯实、烤熟了,让其他的目的见鬼去吧。
这么做,在行动上并不难,其实每天都在做类似的事情,关键是心理上接受。但当你能这么做的时候,反而发现好事越来越多,思维越来越开阔,人也越来越自信,接着去挑战下一个目标。
在战隼的讲座中用了两个概念来阐述:一是固化思维,二是成长性思维。
固化思维,起于我们的原生家庭,受到成长过程中学习、工作等经历的打磨,其实很多人如果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话,会发现到30岁职业方向基本定型,老婆(老公)孩子都有了之后,整个人的状态也基本安于现状,每天过得似乎都如此得相似。
你可以把这种情况想象成一“竖”,虽然不停地往下延展,但已没有了尽头。
有过于根深蒂固的固化思维不是好事。还记得前段时间被媒体热议中年失业的华为员工吗?以及《时间究竟是“不够用”还是“用得不够”?》中的主人公小A。固化的思维会限制人在思想认知的更多可能。
而成长性思维,是与时俱进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刚才固化思维那一“竖”最上端的一“横”,像字母T,两边都可以无限拓展出新的可能,甚至到某一个点往下精深,再来一“竖”,变成字母H的模样。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每隔几年就会精通一门新知识,并将新旧知识融汇在自己的管理学理论中,奠定江湖地位。他的目标就比较单一,数年时间钻研一个。我们不用照抄他的做法,但牢记和执行“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句话却会受益无穷。
03 年度计划就这么做
基于上述观点,战隼数年来一直倡导100天行动计划,其核心理念就是100天坚持一件事。按照这样的规划,一年365天可以完成3-4个目标。
不要小看这么小的数值,如果摆在人生的长河来看,10年高质量地完成30-40个目标,这要比年度计划10-30个目标,一年下来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好,然后改改当做下一年度目标要现实和有收获得多。
当目标很多,时间紧急的时候,人特别容易有焦虑情绪,更难于达成目标。数天前,我的一个粉丝半夜发信给我
我给他的建议就一句话:先睡觉,其他明早再说。
我上周生病后,整个人状态都不好,平时能做的好几件事都无法进行。为了应对这场小变化,我决定暂停早起,先做好睡觉这一件事。生病的初始阶段没有那么严重,睡了整整两天。
熬到第三天发现情况加重,于是去医院寻求救治。医生检查后安排输液。输液要两个小时,我决定就静下心来听战隼的课程。没错,你现在看到的文章就是输液期间的成果。
事情还没有完。在本周身体康复中,我上午在家休息只画了一张思维导图。既然最近几年的年底都会生病,引起了我的警觉,必须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
现在坐在电脑前的我自信满满,神气活现地写这篇文章,谁能想到刚过去的一周他有多么痛苦。
从年度计划看,一年52周,竟然第一周就这么“浪费”掉了。但是没有关系,生病,产生新的思考,让生体预警、排毒,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是好事情,它提醒我2018年要健健康康地实现自己的计划。
做好最重要的一件事,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达成,你的成长性思维才会逐渐替代固化思维,让自己的人生真正走上自由之路。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