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维特效应吗?
1774年,歌德发表了一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个青年因失恋而自杀的故事,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在欧洲名声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维特效应”,因此得名。
他爱上了邻家的姑娘,是如此的喜欢,年轻的心灵是又如此的沉沦。他热爱着文学,热爱着诗歌、戏剧,热爱着莎士比亚,但直到今天,他发现了更值得热爱的存在,发现了更值得痴迷、狂热的存在。
他羞耻于赤裸裸的表白,他愿意将火热的情感埋伏于情书的行文之中,随着她的阅读,将熊熊的爱慕激烈地燃烧在她的面前。
他迫不及待,他毫不犹豫,铺展开细腻的信纸,沙沙的纸笔摩挲声难掩他心中澎湃翻滚的惊涛骇浪。
“亲爱的姑娘......”
是不是应该再加一个“美丽的”呢?“亲爱的美丽的姑娘”?拇指食指间滚动着笔杆,斟酌着用词。
笔尖拉出一道道墨迹,勾勒盘错出火热的字符。
“爱你,还是更爱你,真是个磨心的问题,让我感到难以抉择而又痛苦。你可能不会关心这个问题,但任你的漠视与无意,我的爱在时光无情的流淌里万古长青。”
“黑夜无论怎样的悠长,白昼总会到来。是的,那二十载悠悠的岁月因我不曾知爱而黑暗,但你,就是我想要迎来的白昼。”
“我的心中有一根昼夜不停的钟摆,每一次对心灵的叩鸣,都是深处里渴慕你爱情的回响。”
“哦,可爱的你,我曾无数次想要在前人流芳的诗篇中找寻只言片语的精华来描述你动人的容颜......”
笔尖喷涌的热情淹没了时间,洋洋洒洒的字迹是他一天的杰作,厚厚一沓的爱慕与热情最终趁着夜色被投进了隔壁的信箱。
日复一日,他消耗着纸张,消耗着墨水,却不曾消耗内心的希望,他多么希望能有一天,在月色之中,她能抓到自己,抓到这个终于他等来的真相大白。
但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月复一月,他开始变得焦虑,变得不安,变得学会了在屋子里来回地踱步,变得学会了用烟雾缭绕掩盖自己思慕的味道。
他摊开了报纸,看到了有人因爱情失去了生命,或因得不到,或因得而复失,或因失不复得。他开始犹豫,开始怀疑,难道爱情不再美好了吗?
头疼了起来,指关节轻轻敲打着痛点,另一只手勾开抽屉,摸出了一把手枪,上次擦枪残留的枪油沾在食指上,拇指来回几次,搓开。退出子弹,推进子弹,一反一复,一个回答冒了出来。子弹上膛,再退膛,便博弈了一个回合,来回几次,他也累了,便一头扎进床里,昏睡过去。
等他醒来的时候,已是中午,明晃晃的太阳看起来有些刺痛,摇晃着身子荡到窗边,想着要晒一会太阳。
隔壁的门口挪出两道人影,一个英俊的男人,还有,梦中那个女孩,同样的步伐,同样面带微笑的倦容,他们拥抱着吻面告别,抬起头,隔壁那个忧郁男孩的窗户掩着窗帘。
“你知道吗?昨天那个失踪案太蹊跷了。”一个胖警察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翻动着卷宗。
隔道办公桌的瘦警察抬起头,“是那个听到了枪声,但是没有发现屋主的失踪案吗?”
“嗯,听他的邻居,那个漂亮的女孩说,听到枪声之后她和家人进去过那栋房子,并没有找到那个男孩,桌子上只有一张纸条,旁边还有一堆文稿烧毁的纸灰。”
“我看看那个纸条。”
你的无情是一把刀,将我的心刻成你所喜爱的模样,你找到了爱的人,弃下了爱你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