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几个初中好友聚了个会,相谈甚欢。小范围的好友聚会大概从大二开始变成一年一次的固定活动,所以上次见面还是16年的寒假,那个时候的我们都还没毕业,暂不能体会正式工作之后的艰辛,交谈的内容基本也是回忆初中往昔,好友们的恋爱八卦,以及大学的那些事。这次见面之后话题自然从开始就直接跳到各自工作,还在读研的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僧生活。于是我们各自怀着好奇心,想要一窥不同职业的生活现状。
我:“矮油我脚得我的工作尊的好累啊,好羡慕你们当老师的一年两假,多自由多轻松!还有你们读研究生的,学校跟工作相比简直不要更舒服好吗!”
小学老师的星星同学翻了个大白眼,我仿佛已经听见了她马上就要发出的呵呵:“我每天五点就要起床,打的去在汉街的学校,每个月的士费就要1500,现在教低年级的小盆友,打扫卫生什么的也要自己来,身兼保姆和老师两职啊!”
初中老师的沁沁听罢仿佛找到了知己:“当老师真的很累啊,我也差不多每天五点多就要起床,七点十分之前就要进教室盯早读,晚上六点之后才能回家,星期六要睡一天才能恢复精力,一年两假绝对是自己应得的假期!”
研究僧的戈戈也对我愤愤不平道:“舒服个球啊,我每天被导师叫去做这做那,忙成狗,估计都有颈椎病和胃病了,五个月才发了五百块零两毛的工资!”
所以你看,每个人只看到自己眼中所看见的东西,或者说人们只愿意看到他想看到的东西,我看到的是星星和沁沁作为老师可以享受的漫长的暑假和寒假,我一年望到头才只有一个星期左右的春节假期,而没有看到她们每天上课巨大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我看到的是她们教小孩子的乐趣和我以为的轻松,而没有看到对于某些问题学生的教育她们内心所受的煎熬和苍茫的无力感;我看到的是自己高频率的加班,而没看到不打卡的公司让我每天可以多睡一会懒觉(嗯,这句话一定不能让公司领导知道);我看到的是研究僧校园生活的舒适,而没看到他们做课题的压力以及跟劳动量一点都不匹配的导师工资(所以现在的导师真的都这么抠门吗)。
当我们对于现实有点不满的时候,哪怕只是一点点不满,想着做其他的事情是不是会好一点大概是人之常情了,我们永远看到的只是选择A给我们带来的苦难和艰辛,很少想过这个选择给我们带来的其他人没办法享受到的乐趣,以及选择B、C、D在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的不易。此路不通确实会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走,但是大部分人可能连这条路的一半都没走完就得出了我不适合这条路,我要找下一条路的结论。年轻确实是有大把试错的机会,我们需要认识到的事实是,所有的选择都有好和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你心心念之的,那么不好的一面也是你可以承受的吗?我真的好羡慕老师的一年两假,稳定的工作环境还有明确而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但是作为一个爱睡懒觉的懒癌患者,我能忍受每天五六点就要起床的routine吗?我能承受巨大的教学压力和升学压力吗?我能应对学生们层出不穷的突发状况吗?我能接受可能长时间都没有增长的死工资吗?我也很羡慕研究生舒适的远离社会纷嚣的校园生活,但是当初没有做这个选择的原因是我太希望早点经济独立了,我太希望自己可以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买买买了,于是过年很开心的收到了人生第一笔年终奖,一笔我觉得对得起自己半年多的劳动,然而在导师月薪只有一百块的戈戈眼中的“巨款”。
前段时间闺蜜陶陶推荐了一部杨丞琳演的电视剧《荼蘼》,鉴于杨丞琳的脑残偶像剧实在太多了,我特地上网查了一下这部片的评价,发现还不错,都说杨丞琳终于开始接地气了,终于开始演贴近生活的电视剧了。这部剧的编剧是台湾金牌编剧徐誉庭,你可能没有听过她的名字,但是你不可能没听过她的代表作《我可能不会爱你》。就冲着这个编剧大咖,我决定免为其难的看一看。然后,这部短短6集的电视剧真的有惊喜到我,真的每一集都可以让你想要拿出小本本记下几句人生格言,不得不承认金牌编剧就是金牌编剧,以及我终于开始认可杨丞琳的演技了。Life plan A or B?29岁的郑如薇面对去上海开拓事业的机会会如何选择?方案A里的她选择去了上海,升职加薪,事业更加成功,最后成为一个思想经济都很独立的女强人,但是,却失去了爱情和婚姻;方案B里的她放弃了升职的机会为了爱情留在台湾,辞职在家结婚生子,拥有了婚姻和家庭却在每日的柴米油盐中渐渐失去了自己。如果是你,你会选plan A还是plan B?
整部剧都在方案A和方案B的场景中不断切换,去了上海的郑如薇在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时却感受不到远在台湾的男友的温暖,最终面临分手的结局,这个时候的她努力挽回爱情,万分后悔的觉得自己要是选择方案B该多好;方案B中的她拥有了自己的家庭,成为了一个每天围着孩子和老公转的家庭妇女,她看着每天辛苦不已灰头土脸却得不到老公体贴的自己,不止一次的想要是当初去了上海人生也许就不会这么平凡了。我脑袋里一直记得郑如薇以为自己考试失败去不了上海时说的一段话:“我原本以为我的人生,可以稍微不平凡一点,我真的只要稍微就好了。事业上稍微有成就,生活过得稍微精彩一点,日子可以过得稍微让别人羡慕一点。”这句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学生时代心比天高,总以为自己就是最不平凡的一个,未来可以大展拳脚获得成功走上人生巅峰。真正步入社会之后,才发现好难跳出工作、买房、结婚、生子的怪圈,最终还是变得和大多数人一样平凡。
每一种选择都有失去和得到,好在故事的结局总是好的,方案A的女主虽然还是孤身一人,但是却积累了自己的财富,回到台湾开了一家餐厅成为了老板娘;方案B的女主在历经了柴米油盐的考验之后终于得到了家人们的理解和认可,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庭,美满的婚姻。
我们总是只关注到眼前的苟且,羡慕的永远是其他人的生活,你也许仍对现有的人生感到不满意,但是不到最后你就不知道你坚持现在的路会获得什么。都说人生是一场长跑,任何一个时点的现状都不具备评判力,不管是能力还是财富,都需要长时间的累积才能体现出来。你看到的别人令人艳羡的生活永远都不是全部,希望大家可以像郑如薇说的那样,变得稍微不平凡一点,稍微让别人羡慕一点,最后你也会成为让你自己羡慕的对象。这开年工作后的第一碗鸡汤,送给自己,也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