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有机会将论文送到温州参加比赛,真的觉得非常幸运。一路改改改,也改出了心得。
这是一篇由课题改成的论文,我几乎没花什么力气。只是将一些很明显带着课题标志的内容,删除了一些,其他的并没有什么变化。
我觉得可能是板蓝根的项目比较少见,而且带着文化的价值,所以我的课题拿了一等奖。我的课题里面做了很多的逻辑图,这些逻辑图的制作,也让课题看上去更加的高大上。同时,我这边论文里也沿用课题中的这些逻辑图,看上去确实比较有层次和深度。所以,我的论文在瑞安市也获得了一等奖。
那天在瑞安实验小学活动的现场,谢老师找我,跟我说我的论文推到了温州,叫我修改一下。说实话,我不知道怎么改比较好,于是请教了谢老师,谢老师也抽时间了看了我这篇文章,叫我再改一改。
我也和同伴潘老师一起讨论这篇论文,还可以怎么改,她叫我改一下论文的名字,说名字的叫法通常是一三四而不是一四三。
在传上论文之前,我还是静下心来,从头到尾一个个字细看论文,这么一看下来,会发现有些地方还是出现了一些逻辑的问题,经过细微的修改,我上传了这篇论文。
等待了一个月之后,论文的结果出了,在我想来我觉得这篇论文温州三等奖就可以了,没想到我收获了温州市二等奖,而我的前面全是大咖,周老师、吴老师和单书记。
其实,我在数学专业的赛道浸研的并不是很久,现在冲到数学的赛道上,而且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真心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厉害了。
一步一脚印,常年的比赛让我享受比赛,也在比赛中更明白好的东西是什么样子,并且往此靠近。
一路走到这里,我也在思考,接下去的道路应该往哪里走呢?研究完板蓝根的项目化内容后,我接下去该前往哪个方向呢?
我想应该是继续研究项目化的,但是是不是应该研究更数学化一点的项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