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现一个公众号,“写字的王一郎”,格外喜欢。在新东方任职的王老师,讲课、理财、散文样样精通,每篇文章总会启发你去思考。他有一个栏目,叫做“普通青年”,是这么定义的:
我们过了相信自己是天选之子的年纪,又没到知道自己无非如此的终焉。理性来说,应该已经明了我们是一个普通人,但更成熟的人会知道,普通并不意味着落后或者不幸,普通意味着在公平的游戏中,我们有和大多数人类似的起点。至于终点,那是允许我们自己去追寻的,这就是普通的意义。
我们常常幻想自己是盖世英雄,自信做那格外不同的焰火。但时光慢慢逝去,似乎自己总是欠缺一点运气,镁光灯照射的总是别人,在大器晚成的安慰中继续等待。
其实,就是普通人,何必给自己强加光环。普通青年、普通中年、普通老年,其实也挺好。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普通,才会懂得脚踏实地,才能懂得敬畏,才会懂得当下。
普通,不是畏手畏脚,给自己各种停滞的接口,正是因为普通,才不做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能先做好当下,再看向远方。从小时候开始,就发现自己并不是特别出彩的一类人,往往抱着极大期待去等候、去钻营的东西,似乎总是不可得,反而有些事情,越是放下,越是会不期而遇,瞬间的惊喜也似乎不错。
因为知道普通,在幸运来临时会警醒,不会过分沉迷;在逆境中,会少些怨天尤人;不会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和精力,所以会尽量提前做事。工作这么多年,发现如果有伙伴能够不迟到早退,每一个任务有底线、有思考,就已经很难得了。时光容易让人遗忘,遗忘初心,遗忘远方,关键还遗忘了自己的普通。
好好做个普通青年,不懂就问,不评价是非,不好高骛远。赚自己努力的钱,哪怕每个月只有1%的盈利;从每个音标开始,补自己的短板;家人的辛苦,让我切身感受到健康是福,那就好好锻炼、好好饮食,不要再等悲剧发生后才后悔,普通青年没那么多侥幸。
一阵冷空气来袭,北京开始真正入冬了,这个秋天的银杏又没怎么欣赏,兵荒马乱的2019,还有40天,普通青年会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