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是各处可烧的,水是各处可流的,日月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到处可得的。
很多人用一个作品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城市。比如赵雷的成都,韩寒的东极岛和沈从文的边城。不知是情感的交织亦或才华的力量造就的共鸣。同样是边城,古龙《边城浪子》里的边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两座边城,一个是江南烟雨中的撑伞走来的女子,一个是西北荒漠中持刀孤傲的侠客。
在艺术细节上:
一是景致。沈从文的文字隽永清新,把湘西的风貌描写得引人入胜,那样可爱的山水和人文,塑造出另一种模式的世外桃源。因此,沈从文在当时被诟病,脱离了社会大环境,文字中缺少民族危机感,外在的战争和流离似乎和边城无关。边城,是处于战争边缘地带,政治边缘地带,社会边缘地带的小城。
二是情绪。沈从文的心思简直就是女人的心思,翠翠小女孩的傲娇和羞怯,越是努力要解,越是解不开。只觉得真有一个湘妹子在河边等待一个不可能回来的人,这个小女孩同时又有很多人的影子。另及,沈从文描绘的边城中的其他人,同样不是主流的麻木和愚昧的形象,而是展现了自然的乡野情歌。景致和情绪造就了边城的韵味夹带可爱和哀愁。本应该是最好的我们和最好的爱情,但是却偏偏尴尬,拘束和沉默不语。现实中有很多故事正因为你不言,我不语,陷入悲苦的境遇。艺术源自于生活,不管是小说或现实,最常见的便是缘分落得生根后是寂寞的等待。
从爱情的角度:读者往往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以翠翠和二老为反例,如果心有所属便放胆说出来,不要徒留空等的遗憾。网路上最常见的担忧是:我喜欢你,但是你只把我当朋友,那么告白后是不是连朋友都没得做了呢?像极了言情小说中小情绪被模糊压住,其实我们不缺朋友,只缺一个爱人。如果喜欢就是喜欢,会不会让生活更简单一点呢?相互喜欢了就在一起,不喜欢就大大方方的退场,诚然几近泛滥的感情做不到洒脱自如。傲娇和沉默对于心意明了者,是爱情中的小情趣,对于不确定的人,俨然为两人增加了隔阂。真正的爱情,是让胆怯者勇敢,胆大者怯懦。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从现实的角度:人人都在口是心非,却又希望对方能读懂。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从小说中的人物性别看:男性面对女性时,每一次的询问,都要考虑女性细腻的心思,二老初见翠翠时没有考虑周边环境对翠翠这样一个小女生的影响,造成初见的尴尬;爷爷询问翠翠的心仪对象时,没有读懂翠翠的欲言又止,直接让三个青年的相遇没有到对的时机。爷爷是爱翠翠的,但是过程中的很多方式在质朴中又带有离谱,是许多家庭中常见的错位的爱。女性面对男性时,需要自我暗示:男生没有想象中的聪明。翠翠的青涩爱恋,初始时竟没有一个人读出来。也是翠翠的不拒绝,让爷爷在大老和二老间产生了纠结。欲的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直接指令,大概更能让男性接受。即便是将翠翠抚养成人的爷爷都不懂翠翠的心思,我们面对朋友,同事时,更需要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
另及,全书人人都含蓄,唯独大老很直接,“对爷爷说:老伯伯,你翠翠长得真标志,像个观音童子。”直接表明自己的好感。即使是不擅长的唱歌,在爱情面前也愿意放声一试。
从婚姻的角度:最初的二老在碾坊和渡船中坚决选择了渡船。一方面是情绪价值的提供。爱情中需要的情绪价值从来不只是爱,而是坚定的偏爱。世上任何事,大家都希望公平公正,唯独爱情,对人人都表达暖意的,只会被嘲讽为中央空调。另一方面是物质基础。大家对二老要渡船不要碾坊表示诧异,这不但是财富价值的差异,更是社会地位的差异和阶层的差异。人人都知道要向上跨越阶层需要几代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