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穷查理宝典 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这本书,感慨良多,仿佛人生的天空又被打开了一角,世界变得更加精彩和有章可循。
整体介绍
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是美国投资家,股神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伯克夏·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在过去的45年里,他和巴菲特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以年均20.3%的复合收益率创造投资神话,每股股票价格从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穷查理宝典》这本书主要收录了查理过去20年来主要的公开演讲和谈话,这些不加修辞的篇章无不展示着芒格先生的聪慧、机智、令人敬服的价值观和深不可测的修辞天赋。
查理·芒格带给我的感叹是:不仅仅是聪明人,更是智慧之人。聪明人和智慧者由何区别?“由简入繁是聪,由繁入简是慧”。大部分专业人士精通某一专业领域,并且看起来可以很好地应用这个专业的知识,但是面对跨专业的现实问题后,就是一个偏执的专家。而芒格先生可以很好地利用普世的、简单的智慧来面对、思考、解决跨专业的问题,并且他拥有并严格遵守的很多观点历久不衰,能给大部分人以指导。
投资指导原则
查理·芒格的投资原则是很多人争相学习的,查理认为:“未雨绸缪,富有耐心,严于律己,不偏不倚”,这是他最基本的投资决策指导原则,不仅如此,在我看来芒格先生的人生指导上也有离不开这四个基本原则。
未雨绸缪
查理认为:糟糕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有些结果并不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但准备不足和仓促决策是不可原谅的。这个简单的原则如果在工作生活中坚持运用,可以避免很多愚蠢的错误,大大提升自己的效率。
对于这一点,我还想提一下查理先生有趣的经常早到的故事:
查理喜欢与人早餐约会,时间通常是七点半。记得第一次与查理吃早餐时,我准时赶到,发现查理已经坐在那里把当天的报纸都看完了。虽然离七点半还差几分钟,但让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等我让我心里很不好受。第二次约会时,我大约提前了一刻钟到达,发现查理还是已经坐在那里看报纸了。到第三次约会,我提前半小时到达,结果查理还是在那里看报纸,仿佛他从未离开过那个座位,终年守候。直到第四次,我狠狠心提前一个钟头到达,六点半坐那里等候,到六点四十五的时候,查理悠悠地走进来了,手里拿着一摞报纸,头也不抬地坐下,完全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以后我逐渐了解到,查理与人约会一定早到。到了以后也不浪费时间,会拿出准备好的报纸翻阅。
富有耐心
富有耐心也是查理获取成功的一个秘诀,这一点在他经常提到的“祖母的规矩”可以略知一二。什么是“祖母的规矩呢”?必须先吃完胡萝卜,然后才准吃甜点。持之以恒地训练自己延迟满足的能力也是一项重大的进步,正因为查理习得了这一巨大力量,才可以在股市上可以耐心地选择非常符合自己预期的股票,并且稳准狠地抓住机会不放手。
律己严厉
查理像苦行僧一样修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知识各种水平。在道德上来说,“如果你取得了很高的地位,那么你必须遵守某些行为规则。如果你是一个喜欢酗酒的铲沙工人,你可以去脱衣舞俱乐部;但如果你是波士顿的主教,那你就不应该去了”;对于法律,“在你应该做的事情和就算你做了也不会受到法律制裁的事情之间应该有一条巨大的鸿沟。我想你应该远离那条线。”;关于学习,“成功的诀窍就在于不断学习,而且我不认为那些不享受学习过程的人能够不断地学习”。并且,查理提醒年轻人要远离信用卡、远离毒品、远离各种意识形态,这些东西会给每个人都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不偏不倚
查理的不偏不倚表现在对专业知识的态度上,世界是一个复杂的、跨专业的系统构成的,一个专业根本无法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他才提出了多元学科思维模型并且不断实践它;还表现在对人类倾向的评估上,人类在决策时总是不自觉地收到环境、感情、思维惯性等各种非理智因素的影响,所以他的人类误判心理学应运而生。
不偏不倚或许还佐证了“不自欺”的精神在查理·芒格身上的表现吧,凯恩斯说:“介绍新观念倒不是很难,难的是清除那些旧观念。” 不自欺的精神是你能拥有的最好的精神。它非常强大,因为它太少见了。查理也经常提醒自己:不自欺,自己是才是最容易被愚弄的人!
一些具体的投资观点
当查理喜欢一家企业的时候,他会下非常大的赌注,而且通常会长时间地持有该企业的股票。查理称之为“坐等投资法”,并点明这种方法的好处:“你付给交易员的费用更少,听到的废话也更少,如果这种方法生效,税务系统每年会给你1%到3%的额外回报。整体来说,查理最出色的地方应该是耐心谨慎地选择股票了:芒格认为股票投资人,可以一直观察各公司的股价,把它们当成一个个格子,如果出现一个速度很慢、路线又直,而且正好落在你最爱的格子中间的“好球”,那么就全力出击。同时,查理只选择自己看得懂的,一定能赚钱的股票:将投资分成三个选项:可以投资、不可以投资、太难理解。对于难以理解的投资选项,查理是非常保守的,因为“不要玩别人玩的很好而自己一窍不通的游戏,会死的很惨”。
逆向思维
查理的逆向思维来自一句农夫的谚语:“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永远不去那儿了”,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可笑,但对于查理来说,这是他的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复杂的适应系统以及人类的大脑而言,如果采用逆向思考,问题往往会变得更容易解决。如果你们把问题反过来思考,通常就能够想得更加清楚。查理的人生信条也无不体现着逆向思维的光芒:不去视图成为聪明人,持续地试图不要变成一个蠢货即可。
在哈佛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他给了哈佛毕业生们痛苦人生的四味处方: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尽可能从你们自身的经验获得知识,别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地吸取教训;遭遇失败那就一蹶不振吧;尽量减少客观性。通过逆向思维来说明了如何不痛苦地过好自己的一生,可谓用心良苦。
普世智慧
那就像谚语所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每个问题都像钉子。”,如果对所有事情都只采用自己专业的视角来看待问题,那就不免陷入主观、教条、僵化,或者干脆就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的困境中,犹如盲人摸象一样地局限了自己。查理的脑子就从来没有任何学科的条条框框。他的思想辐射到事业、人生、知识的每一个角落。在他看来,世间宇宙万物都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对这一整体研究的部分尝试,只有把这些知识结合起来,并贯穿在一个思想框架中,才能对正确的认知和决策起到帮助作用。所以他提倡要学习在所有学科中真正重要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的“普世智慧”,以此为利器去研究商业投资领域的重要问题。
那么基本的、普世的智慧是什么?如果你们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么你们无法真正地理解任何东西。如果这些事物不在一个理论框架中相互联系,你们就无法把它们派上用场。你们必须在头脑中拥有一些思维模型。你们必须依靠这些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然后,不断地实践自己的思维模型,在工作生活中应用它,刚开始很困难,但是你会越来越得心应有并且有很大的进步。最后,根据实践的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补充它、修正它,使之更加普世有用。
此处,我做出了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思维导图供大家学习【文后有分享地址】:
人类误判心理学
什么是人类误判心理学呢?通俗来说,就是人在决策的时候,容易受到哪些不理性的因素影响,通常有环境、感情、时间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让学生把一只手放在一桶热水里,另外一只手伸进一桶冷水。然后突然要求学生把双手放进一桶常温的水中。学生虽然两只手是放在同一桶水里面,但一只手感觉好像刚放进冷水,一只手感觉好像刚放进热水。
很明显,人类的感知被欺骗了,温度计没有出错。
查理研究人类误判心理学,是要求自己在决策的时候尽可能地保持“不偏不倚”,所以他努力弄清楚哪些因素会干扰人的判断偏颇。下面是查理的人类误判心理学系统,此处做一个展示:
值得收藏的句子
有一些文章提到的单句是非常富有哲理的,此处收集进来。
一切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 —爱因斯坦
如果你说真话,你就不用记住你的谎言啦。但是,诚实是最好的策略,富兰克林可没说它是最好的品德!
凯恩斯说:“介绍新观念倒不是很难,难的是清除那些旧观念。”
妒忌真的是一种愚蠢的罪行,因为它是仅有的一种你不可能得到任何乐趣的罪
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大多数人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
谢皮科效应:假如总体的社会风气很坏,许多人因此而获得利益,你们要是想对此吹响警笛,他们就会反对你们,变成危险的敌人。
德摩斯梯尼就曾经说过:“一个人想要什么,就会相信什么。”
要得到你想要的 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你们要非常小心地提防强烈的意识形态,它对你们的宝贵头脑是极大的危险。
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 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独立是赚钱的目的,而不是倒过来。
迅速歼灭不该做的事情,接着对该做的事情发起熟练的、跨学科的攻击,然后,当合适的机会来临——只有当合适的机会来临——就采取果断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