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之殇
时间的指针来到2018年,意味着90年出生的90后今年也28了。最近社会上“焦虑”这个词铺天盖地的出现,仿佛文章中不带“焦虑”二字都写不出文章。我们都知道30左右的年龄是整个人生不上不下最焦虑的一个阶段,作为一个“被同龄人抛弃”的90后,要想摆脱焦虑,最现实也是最经济的方法就是投资自己,自我成长。但是,一方面我们脱离学校有一段时间了,学习能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如何在工作、个人生活的重压之下,保持旺盛的学习、进步的态度困扰制约着很多人的自我学习成长之路。
成长与学习动机
喜欢刑侦剧的小伙伴一定看过一个场景,一堆警察在办公室研究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不光犯罪有动机,人做绝大部分事的时候都是有动机的。要想成为一个不断学习终身成长的人,我们需要知道学习动机是由什么构成的。
学习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最常见的外在动机就是奖励。比如小时候学习成绩好,家长给奖励一个玩具、一些糖果之类的。
外部动机刺激学习的因素是和学习成果无关的东西,例如糖果和玩具与学习的成绩本身是无关的。因此会有随意性较大、作用时间比较短,当奖励消失后,学习动机消退的很快的情况。学习行为是在外部引诱物引诱下发生的,引诱物消失后很可能行为会跟着停止。
内部动机能让学习这个行为本身就成为一个刺激因素,是由好奇心、求知欲、自尊心、学习兴趣等因素激发的。总体上说,学习动机来自于:知识获得与问题解决带来的愉悦感。因而内部动机具有持久性。
好奇心、挑战性、参与感
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内在动机呢?记住三个关键词:好奇心、挑战性、参与感。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是人类共有的特性。但是对不同的事物的好奇心是有高低之分的。一个厨师可能对这道好吃的菜是怎么做的非常好奇,但是对于飞机餐是如何保温的就可能是可知可不知的态度了。
好奇心
我们如何激发好奇心呢?对于成年人来说,没有比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更强烈激发好奇心的方法了。我们会困扰于这个PPT怎么做、忧愁于怎么和别的同事相处、苦恼于老板怎么才能给我加薪。我们可以聚焦于任意的问题,以此为开端,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开启我们的学习成长之旅。想想吧,你的脑海中肯定有许多感到好奇的课题在等待着你,别犹豫了,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吧。
挑战性
相信很多小伙伴包括我都会有下面这种经历:制定了一堆的学习计划,但是最后不了了之。这个问题与很多因素有关,今天在这里只和大家探讨其中一个方面。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个很出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讲的是,如果将我们现在的能力比作一个小圆,我们努力一把就能发展出来的能力区域属于最近发展区。如果我们想要挑战最近发展区之外的能力,就会觉得很痛苦;而发展在最近发展区以内的能力,就会觉得比较难度合适。这个理论可以让我们明白,在计划制定时,需要设定合理的挑战。挑战太难,让我去天上把月亮摘下来,明显我的大脑会抵触;挑战太简单,让我去原地转两圈,大脑觉得太幼稚,也不会情愿;唯有挑战难度合适,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因而,我们在设定学习目标的时候要对自己的能力做一个把控,尽量做超出现有能力,但是努把力能够实现的任务,这样反而能产生更强大的动力。
参与感
我们人类的大脑其实相当的古怪,同时也有坏脾气,如果不顺着它的意,它会经常拖我们的后腿。那怎么才能“讨好”大脑,让他不拖后腿呢?我们的大脑其实很喜欢自己有选择的感觉,哪怕是人为设计出来的。比如有个心理学家,为了提高学生考试的积极性,出了两套题给学生们自由选择,学生们的大脑“一听”,立马感到受到了重视,愉悦感油然而生,心理学家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而这就叫做“参与感”。这也是小米大热的秘密之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