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段很动容的话。
“我非常喜欢摩天大楼,我有轻微的恐高,但是一点不妨碍我喜欢站在高楼欣赏城市,甚至因此更有快感。看着城市里的楼越来越高,住宅楼也动辄五六十层,我很开心,按这种科技进步程度,等我多赚一点钱,以后可以住在几百层以上的高楼,在云端之上,开阔、寂静、无人打扰。坐几分钟电梯,又可回到凡间,汇入人潮,让辣鸡翅弄油自己的手指。”
先不说那么严肃的房价问题、电梯问题、停电问题等等,一个四五十岁,正是别人眼中岁月静好、稳定安详的年段,光是有这个想法,我觉得很动容。至少我踩在20几岁的尾巴上,已经不敢放出这样的豪言壮志了。
曾经想着要住也是住在很高的楼上,然后装逼地捧杯红酒看着脚下的熙来攘去,静默不语。现在,我会默默地想,那么高,地震了怎么办,火灾了怎么办,刮大风了怎么办,还是1楼踏实,嗯。曾经也是过山车不坐到过瘾不停下,现在连海盗船都不想去坐了。。。美其名曰,幼稚。其实是会担心,哎呀,心脏受不了,哎呀,重力太强,哎呀,一不小心倒挂在半空中。
现在越来越多二十几岁的人,过着比六十几岁还要稳健的生活。还有很多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愿岁月静好。
岁月静好是美好的,但二十几岁就岁月静好,余下的日子该多无聊。中国社会非常畸形,无私奉献的父母太多,很多刚出大学的毕业生就有房有车,有工作。二十几岁不是本该是生命最蓬发的年段吗,就像种子破土而出的那种张力和生命力,那种对未来的渴望和对自己向往的东西的追求。那种真的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意志一步步追求想要的东西的一种受苦的过程。
二十几岁的年段不经历这种“受苦”的过程,以后的日子你会日日惦念着。总觉得人的一生是要遵循自然能量的,也是一个注定守恒和因果循环的圈。前面的苦不受,后面也必然要受,自发或被动,总是要经历的。
很多长辈是真心对晚辈好,谆谆教导各种做人的智慧和箴言,以及要避免的歧路,这种关怀让人感动。但终究道法需取自自然。你的智慧,是从你的生命经历中去提炼的;他不亲身经历,他是体味不到这里面包含的生命能量的;也就是说这样的智慧,可能是对的,且无比宝贵,但他吸收不了,对他是无用的。
好多到三十多岁开始感叹人生不够精彩,没有用力的,一定都是在二十几岁的人生中没有蓬发过生命的力量,没有受过成长的苦的人。这样生命的蓬发总是要的,有幻灭,就一定有蓬发,二十几岁没有,到三十几岁就心动,三十几岁没有,到四十几岁就蠢蠢欲动,四十几岁没有,到五十几岁就会想要有,逃不掉的环节。
就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能少,也不可逆。不对的时间,或逆着的事,都会损耗非常大的生命能量。如果你在痛苦,在挣扎,在焦虑,你的生命一定是有什么环节漏掉了,或是逆反了。
我曾经在北京听一场心理学培训,那个老师说的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个词就是繁殖感,就是到了某个年龄,你会有强烈的繁殖感,也就是需要结婚生子,早了,会有烦恼,迟了,也会有烦恼。就像现在很多早生娃的,自己还是个孩子,怎么有足够的智慧引领孩子;或是迟迟不结婚生子的,这个繁殖感过了,要想找就不容易了。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大千世界,听到的哲理名言太多,我觉得最有哲理的一句话——最好的修行,就是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睡觉的时候好好睡觉。我要再加上一句,青年的时候好好吃苦,壮年的时候好好发展,中年的时候好好享受,老年的时候好好休憩。莫颠,莫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