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华杉讲透】:“「命」就是令。『性』就是理。「率」是遵循。天命就是上天的命令,天性就是天理。你遵循这天命、天性,就是大道。率性而为,不是我们平时说的任性而为,而是一切依天理而为,合乎人之理、夫妻之理、父子之理、兄弟之理、君臣之礼、朋友之礼、社会之理、自然之理、天地之理,这就是道了。这是圣人的至高要求。能率性而为你就得道了。为什么人们会把率性而为,理解为不循规蹈矩呢?因为人们读书容易朝自己舒服的方向理解。率性而为是守规矩,但不觉得规矩让自己不舒服。”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修道之谓教」。张居正讲解说:性、道虽然都相同,但是,人的气禀有差异,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人秉气而生,但各人所得的气清浊不一样,再加上‘性相近,习相远’,后天习染,也容易学坏,所以不能尽率其性。于是呢,圣人就因其当行之道,给大家定规矩,以为法于天下,节之以礼,和之以乐,齐之以政,禁之以刑,使人皆遵道而行,以复其性。用王阳明的话说,也就是恢复他的良知罢了。「率性之谓道」。一般人只认识到自己的性,不能认识物之性、自然之性、他人之性、社会之性。事实上他连自己的性也认识不到,只认识自己的欲。于是圣人要修道,「修道之谓教」,就是礼、乐、刑、政等,立规矩,施教化。”
今天进入了「四书」的最后一本『中庸』。
今天这句话首先端正了我对「率性而为」的认识,其次是我理解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和『修道之谓教』的含义。
率性而为≠任性而为。「性」的含义是天理、天性,『率性而为』就是一切依天理而为。要依『天理』首先要认识天理。怎么认识呢?一方面「天理」就像良知一般的存在,每个人都生而知之、不学而能。也就是说,『天理』对每个人来说是不需要学习的,本来就懂的部分。只是每个人懂的多少、深浅会因个人气禀的不同,有所差异。
在大学中学到了「气禀」这个概念,“气禀是儒家的一个说法,人的贤愚贵贱,是被出生时所秉受的气影响的。总之,人跟人不一样,虽然天性一样,但是天分不一样,有人分到贤,有人分到愚,有人分到贵,有人分到贱,有人分得多,有人分得少。”
气禀清的人体悟的深一些,并且很容易能按照天理做事,也就是率性而为,这样的人被称为「圣人」;气禀浊的人,体悟的浅一些,甚至体悟不到。这时,体悟深的人就需要把体悟讲出来,以便大家模仿学习。
另一方面,虽然每个人的气禀有所差异,但后天受「环境」的影响更深。即使气禀清的人,也会因为后天环境所致,学坏,不能率性而为。
这像是一个社会问题一般的存在,因此需要「圣人当行其道」,也就是给大家定规矩,这些规矩本质是把『天理』结合社会情况分类为礼、乐、刑、政,方便大众「遵道而行」,达成『以复其性』,也就是恢复良知的状态。这个过程,也是教化的过程。
每个人都是有「良知」的,只是良知被『私欲』遮蔽的深浅和多少的区别。一个再恶的人仍然有善良的部分,这个部分是「以复其性」的原点,点燃这个部分,恢复良知只是时间问题。
能「率性而为」的人,就是依天理行事的人,是守规矩的人、是得道的人,也是圣人。「规矩」是什么?规矩是天理。天理有哪些?天理分为: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具体是:人之理、夫妻之理、父子之理、兄弟之理、君臣之理、朋友之理、社会之理、自然之理、天地之理。
率性而为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引用《论语》中的话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纵己之心之所至,不去检点管束自己,也无处不合规矩法度。这就是中庸之道:生而安行,不勉而中。什么叫生知安行呢?就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如果越了规矩法度,他自己就不舒服、不得劲、不安心,马上自动回调整回来)。
率性而为,也就是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做人做事,不用刻意勉强跟要求自己,做的事都是合乎天理、规矩和法度的。率性而为是「生而安行」的,也是知行合一最高的境界(知行合一分为三个层次:①困知勉行、②学知利行、③生知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