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内部结构决定了文明可以实现的高度和总体水平
我们往往对人类既有文明的描述,都呈现或多或少刻板化的论述方式。
比如说华夏文明是农耕文明,说环地中海主导的是商业文明,说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是海洋文明。
但是,稍微对历史进行了解,我们就能看到,这种论述方式的片面刻板。
华夏文明从汉武帝打通丝路之后,2000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保持了连通世界岛各人类主要活动地区,丝路商贸的源头。这难道不是人类历史角度最强大的商业活动现象吗?而两千多年来,华夏文明持续保持人类主要制造业、甚至高端制造业地位,这不是一种持久的先进工业活动现象吗?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游牧文化及族群基本融入中华民族之中。在海上丝路前半程,华夏文明的海上活动保持了一枝独秀的地步。直到今天随着网络时代的大发展时期来临,中国又站在了人类相关活动的第一梯队。
我们看到用刻板化印象描述华夏文明的农耕文明,显然远远脱离现实及非常片面的。
同样的欧洲基督教文明说它是商业文明,但是他们在农耕、工商业、海洋活动等领域,今天保持了相当的先进性。
因此,基于长期历史实践存在的现有文明。基本其内部结构不是单一的生产生活样式的。而是作为一种复合型样式存在的。见下图:
一个文明的强大,不仅仅表现为,其文明内部结构,存在现有时代,最前沿的生产生活领域的最先进部分;还往往表现为,随着历史发展,人类社会中出现的主要生产生活样式是否完整存与其文明内部之中。
就比如华夏文明内部存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主要六种内部文明次级样式(农业、牧业、工业、商业、海洋、网络)。在今天我们的网络时代,网络生产生活样式的先进性自然是首要的,但是文明总体的先进强大程度,不仅仅需要契合时代封口的网络样式,还要文明内部结构的完整性,以及每个文明内部样式的先进程度。
因为,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发现,每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样式的诞生,都是基于之前旧有生产生活样式基础之上的。你当下能达成的高度,往往来源于之前旧有样式的完整度和先进性来决定的(当然,如果象明朝放弃当下,那就什么未来都不必说了)。
农耕先进,才有余粮养活更多工业人口;
农耕强大,工业先进,才能产生大量多余商品进行交易而产生大规模商业。
只有农耕强大,工业先进,商业发达,可以生产出并交易海量商品,海洋活动的需求才能被激发;
而只有农耕强大,工业先进,商业发达,通过海洋,与地区主要人类聚居区进行长期海量的商贸文化交流,网络时代,即时联通全人类的需要才最终能产生。
因此,一个文明在网络时代,其内部网络生产生活邻域的先进性决定了时代实践能达成的高度。
而其内部结构的完整度以及每个具体细分领域的先进度决定了这个文明的总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