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班长宝丹老师在写作群里发了一个小视频 ,叫“乌鸦反哺 ”。班长说,这周的主题文章就是写这个视频的观后感 。
视频很短内容也很简单 ,在一棵大树的树枝上停靠着一只黑色的成年乌鸦。一会儿从天上飞来了一只小乌鸦 ,这只乌鸦嘴里衔着一只昆虫 ,小乌鸦把自己小嘴里的昆虫直接送到了大乌鸦的嘴里,然后这只大乌鸦动了动嘴巴,昆虫就吞进了他的肚子里。
看着大乌鸦吃完,这只小乌鸦扑腾了两下翅膀又飞向了天空。看到这个视频我眼睛有些湿润 ,是啊 ,你养我的小,我养你的老 ,这是动物都会的本能 。
而作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类, 我们曾经也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 ,按理说 ,孝敬供养父母我们应该比视频中的乌鸦做得更好才是。而现实生活中,我却发现有的人对待自己的父母还不如这只反哺的乌鸦。
记得那天我在小区里的美发室做头发 ,听见旁边也是做头发的王大姐和老板娘聊天,说起她的家庭情况。
她和老公都是从县城里一家银行退休, 几年前老公突然患了脑梗,一直卧床不起。 她一个人照顾老公很多年。后来儿子结婚,有了孙子后家里才请 了一个工人帮忙照顾瘫痪的老公 。
他们老夫妻年轻的的时候非常节约, 有一点钱就拿到银行理财, 所以在十多年前他们家就在县城买了一个门面 ,还在重庆给儿子买了一套房子。后来儿子工作回到县城,结婚时,父母又在县城帮儿子买了一套花园洋房 。
她说儿子是独子,这些家产以后都是儿子的。
儿子儿媳都在单位上班, 因此一家人的经济条件都比较富裕 。儿子今年35岁, 孙子已经8岁 ,但是儿子儿媳却仍然像孩子一样不懂事儿 。
小夫妻两人平时在家里基本不做家务 ,特别是她老公瘫痪后,儿子儿媳从来没有照顾过自己的父亲。她说,前几天中午儿子在家吃饭,突然她老公在卧室拉了大便。
她和请的工人赶紧放下饭碗去帮忙清理,儿子说闻不来这个味道,扔下饭碗立马离开了家。
王大姐一边讲述,一边叹息说,“人家都说养儿防老 ,像我们家给儿子还挣了一些家产 ,我们又能依靠着儿子什么呢 。”
“小时候 ,哪个孩子不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抚养长大的 ,你说他不懂事吧 ,都已经三十多岁的成年人了,他爸爸瘫痪这么多年 ,平时也就是偶尔到卧室里去问候一下 ,从来都没有帮助他爸爸做过 一点事情 。”
做头发的老板娘和王大姐应该非常熟悉 ,老板娘不断的安慰着王大姐说,“现在的孩子差不多都是这样,父母只能想开点,只要孩子能正常工作,不去社会上惹事就算父母的福气了。”
听到王大姐的故事让我有些感慨 。在我看来 他的儿子之所以不愿意照顾他的父亲 ,其实不能全怪罪于儿子。
正如老板娘说的一样,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父母对孩子比较迁就,凡事都以孩子为中心,也舍不得让孩子吃苦,所以就养成了孩子有些自私冷血的性格。
王大姐的儿子对父亲之所以这样冷漠 ,其实这也是家庭教育的结果 。特别是像王大姐夫妻当年经济条件比较好 ,一心扑在儿子身上 ,自己却省吃俭用,他们把所有的,最好的都给了儿子 。
其实儿子也是挺无辜的 ,都说“人之初,性本善”,就像视频中的小乌鸦一样,小孩子的善良人类本来就具足。
只是在后天孩子被养育的过程中,父母无知的娇惯和保护让孩子安于享乐,而忘却了自己身上本来就有的善良和责任。
现如今,像王大姐儿子这样不懂得孝敬父母不会感恩的孩子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看似读了大学很有知识文化,但是他们的人格部分没有得到成长。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30多岁了仍然很幼稚不成熟,恐怕这也是这代独生子女大环境的原因造成的。
由此,想到今年国家大手笔的“双减”教育改革,我非常赞同。曾经这三十年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整个社会都追求功利的教育,唯分数论的价值观,让家长和孩子只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在这样有些畸形的教育理念下,更是培养出了很多心理问题的孩子。因此,我认为教育改革必须得回到最简单的“德智体美劳”这条路上来。
其实孩子曾经就是那只小小的乌鸦,他们在小时候也给父母端水捶背。只是后来父母的过度养育反而破坏掉了孩子本该纯净的心灵。
我希望乌鸦反哺的故事,不仅仅是倡导每个人要学习乌鸦的精神, 更是要透过这个简单的道理去思考,有的孩子为什么没有成为那只本该反哺父母的乌鸦。
教育的路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有一些思索。
齐2021年度读书写作营
第175篇:1518字。
累积字数: 27286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