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之父,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他留下的两本旷世名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道德情操论》是他整个理论框架的总和,《国富论》是其中的一部分,后者开启了现代经济学,更有创新意义、更出名。
一、《道德情操论》的主要观点是,人都有两面性,一方面是自私,一方面是讲道德。
人是自私的。那些完全不自私的人,连自己都不爱的人,自暴自弃的人。这些人是不值得受尊重的。
人不仅仅是自私的,也同时具有同情心。有设身处地的一种能力。会认为别人的不幸福,当作自己不幸福的一部分,这就是同情心,人人都有的爱心。意识到被人所爱,自有一种满足感,对一个心思纤细与感觉敏锐的人来说,这种满足感带给他的幸福,比他或许会期待的那一切可能从被人所爱当中得到的实质利益更为重要。
人的同情心,是随着距离的拉远而迅速下降。比如,新闻里经常提高的路边老奶奶摔倒了没人扶,也有提到有发生车祸却无人报警。这些并不是说人们没有同情心,而是每个人的爱心,只保留给了很少的人,不能扩展到很大的范围里去。
二、《国富论》的主要观点是,经济活动是利己的,也是陌生人的交流平台。
从《道德情操论》里得出,终自己的一生,一辈子的时间也很难赢得和维持几个人的友情和爱情。但无时无刻不需要成千上万人的帮助。想要在陌生人中获得协助,不能只依赖他人的同情心或利他主义,还要靠激起他人的利己心来实现。
在经济活动中,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主要是利己心。 作为一个经济原动力的利己心,同时也是一个经济交换的基础。于是,就有分工、有交换、有价值、有货币等等现象产生。人们在利己心的支配下做各种劳动,从而促进了个人财富和社会繁荣。
将利己心看作人的本性,将经济活动看作利己心作用的结果,实际上反映了一切经济现象是客观的,都受某种自然规律的支配。 既然利己心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的,追求个人利益就成了自然之理。
三、经济学与伦理学关系
《国富论》的基础理论是人都是利己的,而《道德情操论》的主题为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
《道德情操论》强调的美德是合宜,目的是使情感受适当的引导和治理,合宜有度,从而增进整体的繁荣。合宜的终极完美是正义,正义的目的和作用是制止伤害他人。
在遵守正义基础上的自私心,可以促使整个社会繁荣,这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强调的,《道德情操论》中对自私做了下限的限制,即正义,不去伤害他人。正义是撑起整座社会建筑的主要栋梁。
道德人也为经济人在物欲纵横的今天,提供指导和支持,发挥着向导的功能。在患得患失于效率与平等、发展与代价、经济与道德、自由与公正之间的情况下,找到一些启发。
世俗这样强大,强大到说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无论外界的社会如何跌宕起伏,都对自己真诚,坚守原则。内心平静,没有杂念愧疚,才能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