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炫舞阳光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是多少?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一辈子才不会浪费掉?……”(边走边唱上舞台)
成龙大哥在《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这首歌里,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那么,有限的教育生涯,我们做些什么才不会虚度和浪费呢?
我的答案是:“成长”!
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韩素静老师说,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成长。
是啊,唯有我们成长了,我们的教育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在我追求教师职业理想和专业成长的路上,我认真地走出了四步,并幸运地遇见了四个美好的遇见。
1
第一步,遇见舞阳县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2012年10月,加入共同体后,我开始大量阅读教育书籍,把书中的理念实践到教育生活中;开始进行教育写作,把我平时的观察和思考用随笔的方式记录下来。由于努力,连续五年,被为“读讲研写”先进个人。是共同体,指引了我方向。
2
第二步,遇见《教育时报》。
2013年3月,第一次参加时报组织的活动——“洛外杯”河南最具影响力教师颁奖仪式。从洛阳回来后,我满怀激情地写到:没有人能阻止你前行的脚步,只要你一直朝着梦想前进,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2017年7月,我在长垣一中参加“黄埔二期”成长学院,以空杯的心态、“全方位立体式”的五天学习,让我收获满满。是教育时报组织的一次次活动,让我找到了榜样和前行的力量。
3
第三步,遇见新教育。
2013年3月,在古都洛阳举行的河南首届最具影响力教师颁奖活动中,我从侯长缨老师的报告中,第一次认识了新教育,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回到舞阳后,我在一个不足百人的农村学校,尝试新教育。我复制了毛虫班模式,默默实践并坚守了五年多,在推广阅读实验的同时,我自己也坚持阅读、观察、思考、记录。
此间,我创立了绘本作文“四趣”教学模式,主持的课题《小学低年级“读写绘”研究》也获得了一等奖。
另外,我在不断尝试开发新教育课程的同时,还进行了“课文改诗”、“唱诵课文”、“兴趣作文诗意评语”等自主研究。
是新教育实践,让我看到了理想中教育的模样。
4
第四步,遇见生命化教育。
是第四届成长力教师陈伟华老师,引领我进入了生命化教育的大门。
2016年9月,我创建了“爱心之家”,在每个周六免费辅导需要帮助的学生。
有一个叫林夕的留守女孩,第一次和奶奶来时,整体学习情况很不乐观,语文数学成绩都不及格。我在单独辅导她时,重点从培养她的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入手,逐步提高她的学习信心,两个月后的期末考试成绩都提升到了89分以上。当她向我汇报这个好消息时,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她从来就不相信,自己居然可以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尤其是她远在广州打工的父母,特意从南方回来,向我致谢,并送了五百元礼金。不过,心意我领了,金钱我拒绝了。
后来,这个女孩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中学。在不到两年的尝试中,我帮扶学生近600人次。
我的这一举动,朋友不理解,同事说我傻。
不过,我的这种“傻瓜式”的坚持,虽然时间不长,却为我的实践和研究,提供了活水之源,找到了不少灵感和思路,积累了不少案例和经验。
是生命化教育,让我明白了,教育里要尊重和关爱每一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