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口渴了,端起一只杯子,从保温壶里倒出热水,这是一杯晶莹清澈的水。
一饮而尽这杯水,一滴又一滴,清水带来的滋润,将渗透游走于我的全身。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来自一条时而宁静、时而疯狂的大河?还是来自碧绿山林中的一场倾盆大雨?
将杯中剩余的一点点水,倒在手心上,用另一只手的指尖,轻挑起一滴水。这一滴水恋着指尖,万般不愿似的,微微摇晃着,没有下坠。如果迎向窗边的阳光,可以看到这一滴水里的彩虹,光泽灿烂,犹如水晶。从天而降的每一滴水,都有着活泼泼的生命。这一滴挑在指尖的水珠,它到底在想什么呢?
每一滴水都有一颗心。有一本日本学者江本胜的《水知道答案》,以122幅震惊世界的水结晶照片,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科学观察,证明水能读,水能听,水知道生命的答案。美丽的水结晶深深吸引着人们,以各异的风姿传递给我们许多信息,并与人们内心深处最单纯、最洁净的部分产生共鸣。当我好奇地凝望一滴水的时候,水也在自己小小的深渊中轻轻颤动着,在默默地守候着我吧?它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结晶体,却拥有着一个异常美丽的世界。它不是一滴看似年轻、未经污染的水,实际上,沧桑古老的它,早已历尽了千万劫悠长世代,在太平洋上已翻滚过了无数次的轮回。
它曾经是天空中一朵雨做的云,当云开始变得沉重,天空就已经起了变化,最深的闪电,把雨水突然释放。雨水击中了季节的脉搏,不得不感叹中国农历和大自然之间的神秘感应。一到时节,雨水就会使得季节湿润起来。有人因为雨而激动,也有人因为雨而慌乱。雨水慈祥地降落,如音符般,落向它不知道的地方。它慷慨地落下,落向大海,落向潮汐。落向某个女子的长长发梢,从发梢末端滴落。或者某个男子的一侧太阳穴,顺着面颊徐徐淌下。
一滴水落在了焦渴干枯的唇上,挽救了一个穿越茫茫沙漠几乎脱水昏厥的旅人。一滴水融入了一片池塘,整个池塘漾起美妙的涟漪,一圈一圈地扩散,为这滴水珠的融合发生深远的改变。一滴水不足以改变什么,但聚集起来就成为狂澜巨浪,酝酿成风暴,或者掀起海啸。水性至柔,可水力至坚——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何等气势;滴水穿石,抽刀断水水更流,何等执着。
江河水蒸发出去,凝结成云,云再降成雨,回过头来滋养江河。在这个循环运动中,江河,负责天地间的联系。但江河的宿命,终究是执著奔流。在它的两端,在海和山,阴和阳之间可以连接成更大的一种圆环。海水蒸发到天上,成为雨落到山上,形成河的源头。这时起点便连结上终点,终点又新开起点。只是,凝聚成雨水的云不再是河水,而雨也不再落在同样的河水上。所以,我指尖的这一滴水,肯定年轻,以至不知自己的前世,所有前世的污浊和苦难,都被它轻轻地蒸发掉了。
水,涌于九天之上,如万马奔腾、气势恢宏;水,隐于九地之下,匿于无形,幽深莫测。凝视眼前这一滴水,你看到它的起源;看到它路过的地方、遇见的事情;看到它将要路过的地方、将要遇见的事情;看到它或悲或喜的结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