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草一世界,方寸之间天地宽”。
不知怎地,今年总想起这句方寸之间,无论缘由,总还是写了吧。
二十一岁,该怎么定义这个年纪呢,我有些迷惘。此前在简书上收藏的第一篇文章叫《当我二十一岁的时候,要拿什么喂饱自己的未来?》,想来作者也是一个刚刚历经21岁生日的大学生,可仔细读完文章,我发现人与人之间总有天差地别,有些自愧不如。人家的二十一岁,有过支教,有过薪酬不薄的兼职,有过青涩的初恋,有充实的自己,而对未来,也是有头有绪。回头看看自己的二十一岁,竟是没有能够拿出手的。我感觉到苍白,人生四分之一的时光于我竟像一张白纸。忽然明白这于自己也是方寸之地吧。出则豁然开朗,困则止步不前。可能人是需要顿悟的,忽然明白了一些事情,才能放下一些东西得到一些东西。《京华烟云》里的姚老爷即是如此,少年时期风花雪月,风流成性,娶妻之后一夜顿悟,潜心经营生意,守着妻子儿女,参道悟理,一心一意研究甲骨,其格局之大,我未至万分之一。
这样想着,我又要怎么喂饱自己的未来?《后会无期》中苏米说“我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行动的矮子总是对理想的高度望尘莫及。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这样一个矮子。那些想要拿来充实自己的书本,字帖,木石原料一直搁置着落满灰尘。原本想象的一件件作品在懒惰战胜热情之后遥遥无期。当三分钟的热度泯灭之后我又剩了些什么呢?一堆废品!其实已经疲于写这样的文字了,每一次写就又对自己失望一分。
人说大学要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样想着,竟发觉我是连大学也白上两年的了!爱情且不说,说走就走的勇气已然湮灭在畏首畏尾下。这段日子在读三毛的文字,很羡慕她,一直尽力做自己。无论旅行还是爱情,她终究是找到自己喜欢的。只是越读又越心疼她。前期的旅行是狂放的自由,而定居撒哈拉的日子是爱情和梦想的交接,即便有些艰苦但文字里总是幸福的。后来的梦里花落和万水千山却是一个人的游走,悲凄悲戚地让人想要透过文字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
忽然很想读读古龙和金庸,很想看看他们的快意江湖,却又想到自己还没有配好剑。自己的方寸之地,竟是丝毫没有准备要跨出去的,那又该如何谈进退?即便是退回去了,也是白茫茫的一片,又哪里来的天地宽呢?看来我已是在这进退的边缘无疑了。不甘往后,不敢向前,有些狼狈和局促。突然就好想颓废的说,就让我在这边缘自生自灭好了,什么都不用做最省力了。就这样想着码在这段文字的时候,室友突然推开门唤我一声,手里拖着点好蜡烛的蛋糕,猝不及防的感动了我一脸。我想我还是没有办法自生自灭了,我还有身边的人啊,还有两年时间要和室友创造最后的学生记忆,还有一个即将出生的小宝宝等着甜糯地喊我姑姑,还要努力的找一个人一起过彼此相依的日子……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这方寸于心,大抵就是这样玄妙吧。就像下棋一样,雁落平沙抑或柳暗花明尽在枰羖之道、三百六十之局路、黑白之相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