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有空闲时通常会计划:看一天某某书,刷一天剧。经过我丰富的度过周末的经验看来,这计划通常是无法实行。最大的问题在于,大脑疲脑。具体表现为,看了2-3小时的书或剧后,大脑会处于胀痛,疲劳的感觉。继续看书和看剧会无法集中注意力,大脑的胀痛、压力感会继续增加。通常这时候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会陷入低迷,无法看书,无法看剧,不想运动,并开始感觉迷茫,空虚和焦虑。为此会浪费掉大量时间。最终会变成:把计划做成看书/剧一整天,实际有效时间只有2-3小时,剩余变成了在迷茫和焦虑中度过一整天。
“通过查询一些资料发现:脑细胞活跃时会产生废物,主要是两种蛋白质。贝塔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这两种蛋白会阻塞神经信号的传导,并在脑脊液内积累。人每天睡觉就是更换脑脊液。因为有血脑屏障的存在,脑脊液并不能像血液一样由肾脏、肝脏过滤。只有睡觉时脑脊液与血浆之间做物质交换,同时有新的脑脊液产生。这些废物增多时变化表现出大脑胀痛和压力感。”
经实践显示,大脑的疲劳可以通过睡觉和运动来改善这种状态。同时,根据每天工作以及某些周末花长段时间专心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精神状态还是比较正常,倒没有出现以上所以的大脑疲脑,无法继续看书和剧的状态。
小结一下
根据过往经历回忆,在以下环境会出现大脑疲脑(空虚、大脑胀痛、迷茫)的状态
1. 周末没有做计划时:看书和剧或浏览视频课程2-3小时后。
2. 工作日,与同事和朋友在微信闲聊2-3小时后。
3. 玩游戏5-8小时后。
在以下环境之下,头脑会处于正常清醒的状态:
1. 专心于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时候:如写一篇总结性和教程性的文章时候。
2. 看书看剧看视频,2小时以内。
3. 一天当中安排了外出逛街、运动、处理事务等,把一天分割成多个时间段的情况。
通过以上情况可以总结出:
1. 不从事生产:即被动接受各种信息(如看书、看剧、看视频、闲聊)一般在2-3小时会大脑的承受能力会接近疲脑极限。
2. 从事生产:即主动解决问题(如写总结性文章、外出处理事情),可以坚持很长时间或许是5-8小时,或许是一天。
因此可以为自己的行动做一个规范:将不从事生产的持续时间降低到2小时以内。
1. 工作日:正常工作即可,下班看看书,看看剧等等,不用特意安排,就完全可以正常度过。
2. 周末:
a. 看书/看剧等不事生产之活动一定控制在2小时以内。
b. 找平时感兴趣,没有时间研究进行研究,平时没时间的处理的问题,进行处理。
c. 玩游戏
202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