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媒体的一段实习经历,旧文重发一下。
布罗茨基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不惜拿《圣经》的开篇来开玩笑,说“太初有肉”。这其实是战争年代的饥饿感在他内心留下的深刻烙印。而我初入新闻行业,我也有类似的感觉,只是这种焦虑感与肚子没关系,主要是脑子的问题。
一个人踏上南下的行程,对财经一无所知,对媒体的印象也仅有之前在其他媒体“打杂”的记忆。还依稀记得之前尝试写通稿,带我的一个老师应付着说“把通稿里的数字写出来就好”。面对着未知的一切,“太初有肉”的焦虑感缠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
万幸的是,南国热情洋溢的环境逐渐打消了我心头的焦虑,“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工作氛围包容着我这个小白,师兄见我的第一句话就好好学习财经知识,虚心请教别人。本来计划定于4月份报考的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我觉得时间很紧张,一个月的时间突击两本书和20多套真题不现实。于是我把时间改到了5月,在临走前考。
初来乍到,媒体尤其是专业的财经媒体的工作流程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新闻从业者都很忙,有许多的会议要开,但是我们部门与传统媒体的区别是:证监会(其他单位)发文→报社记者听会或者寻找政策文件→解读内容→联系时政,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写作模式。另外,部门的是大部分稿子是数据稿,尤其在新媒体上体现的更明显。
虽然我待的时间也不短,但是对于证券,或者说读者最感兴趣的A股我也不太熟悉,可能是没有接触过股票、期货。而一个研究生同事第一天来就说他炒股,我瞄了一眼,他股票上余额有3万多,后来这家伙在分析稿件的能力上果然比我这种小白强多了,行文上也能抓住读者的“痒”点,于是我痛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研究金融经济。后来一有时间就看看一些经济的公开课等等,但觉得学到的知识仍然太少了。
一位大哥在吃饭的时候说,一定不能自卑,内心有想法就要去做。他自黑道自己是不知名的小学校毕业的,后来去了中青报,无奈情怀支撑不了北京的生活,于是南下来到相对收入较高的单位。但后来才知道大哥原来是汕头大学的优秀毕业生,2008年的时候还被学校专门派出去采访过美国大选,履历丰富,我等小辈十分汗颜。后来我向他请教:如果写到一半的稿子,突然发现其他媒体已经有了重复的内容,还能再发吗?他告诉我不行的,因为我们是市场化媒体,要有“尊严和立场”,不能被其他媒体抓住“把柄”,我在自己做一个选题时才深刻的感受到了新闻时效性的重要。后来大哥还专门拉了一个群,讨论新媒体的稿子内容和传统媒体的区别。
实习期间也有比较辛苦的时候,比如说找数据。从一家家的公司官网上找到信息披露,然后再年报里查询关键词,复制后制成表格。看似简单,但工作需要细腻认真的处理。正好我碰上了部门的两次小“高潮”:一次是报社举办的活动,邀请各大银行券商的老总来参加,我们实习生负责打电话,发邮件联系,还得核对人员的名单;一次是年报披露季,每天都有新的年报公布,得盯着这些公司的动态,然后我们从纵向、横向做一下同比、环比的变化。但也有清闲的时光,没事了下午6:00可以下班了,一般会去图书馆赶紧刷一阵子考试题,尤其是看到快要高考的学生们也在奋战,坚持刷题到图书馆关闭。
实习三个月草草了之,我在房子里敲着这些字的时候,觉得有好多东西呼之欲出,但细细一想,貌似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成就。许多同事问我想要做什么工作,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考研。研究生之后呢?我没想过,但我会一直享受着从一面白纸到精通的这个过程。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下。无论以后做不做记者,“学而时习之”这五个字恐怕是要一直延续下去了。
现在回过头,自己最惬意的时光恐怕并不是在办公室里,而是下班后飞奔到图书挂,戴上耳机,听着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一直心无旁骛忙到闭馆的这个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