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三国070 吕岱03:老当益壮,星夜兼路

【概述:专门研究吕岱后期征讨反贼的事迹】

吕岱,老当益壮,星夜兼路

    吕岱,官至镇南将军、交州刺史、番禺侯。


老当益壮,星夜兼路

    潘濬去世,吕岱接替他处理荆州文书公务,与 陆逊 都在武昌,故督管蒲圻。

    不久,廖式 作乱,零陵(今零陵)、苍梧(今梧州)、郁林诸郡受到骚扰,吕岱上表自动请战出兵,星夜兼程。

    孙权派遣使者追授吕岱为交州牧,并派遣诸将唐咨等人不断地前往增援,攻讨了一年,将廖式打败,斩杀了廖式及他任命的伪官员临贺太守 费杨 等人,收编他们的队伍,郡县全部平定后,吕岱又回到武昌。

    这时他已八十岁,但他的身体素来精力充沛,依然亲自处理政事。

    及至陆逊去世,诸葛恪 接替陆逊职位,孙权于是分武昌为两部,吕岱督领右部,自武昌而上至蒲圻,被升任为大将军,儿子吕凯也被授予副军校尉,在蒲圻监军。

    孙亮登基后,任命吕岱为大司马。


清身奉公,气量颇大

    吕岱清明守正、廉洁奉公,他管理过地方都称道他。当初在交州时,家中多年困乏,孙权听后叹息不止,责备群臣说:“吕岱出征,身处万里之外为国家办事,家中困顿,而我未能及早知晓。您们身为股肱耳目之臣,哪里去了?”于是加倍赏赐吕家物资。

    吕岱与吴郡徐原亲近,徐原慷慨有才志,吕岱知道他能成大器,便赏与他头巾、单衣,与他谈论时事,举荐选拔徐原,官至侍御史。徐原秉性忠直慷慨,喜欢直言,吕岱有时有过失,他就当即谏劝,又在众人面前公开议论这些事,有人将这些情况告诉吕岱。吕岱赞叹地说:“这就是我看重德渊的原因。”

    及至徐原去世,吕岱极为痛苦悲哀,说:“德渊,是我吕岱的益友,如今不幸去世,我再从何处听到责备我过失的言语呢?”

    太平元年(256年),吕岱九十六岁去世,儿子吕凯继承爵位。他留下遗言,以一般棺材收殓安葬他,穿戴粗布头巾和单衣,送葬规模和礼仪,务必节约俭朴。吕凯对这些遗言全部照办。


总督简评

    吕岱确实是有大的气量,能辨识人才,而且即使年纪很老也事必躬亲,亲自带领军队讨伐叛乱,而且能节约简朴,这是十分难得的人才,在这点上,吕岱比朱治、贺齐好多了。

    这里顺带说一下黄忠,吕岱是有史可查的老当益壮,八十岁还亲自带兵、日夜兼程的赶去打仗,蜀国有这类记录的有三人——邓芝、宗预、廖化,有着明确记录高(65~70)带兵的人。

    相对来说,吕岱、邓芝、宗预、廖化高龄带兵的战绩,都没有黄忠的战绩卓越,斩杀曹魏西部战区军区司令夏侯渊,一战之功让黄忠疯狂越级,爬到和关羽、马超、张飞一个级别,如果这时候黄忠的年龄很高,那么史书会浓墨重彩的写上一笔,还要等到你们这些后世诸如同人文作家罗贯中来帮黄忠补充人设?

    当然啦,这些是总督一人的片面之词,大家可以自己反复研读一下史料。

    提早回答“羽不和老兵同列”的设想:

    苏轼有诗说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这一年,苏轼36岁,此处的老夫,正是指苏轼本人。

    所以总督认为,老指从军时间长,兵是相对的,相对关羽、张飞来说,从军时间相当,但是关羽的军衔在并封四方(前后左右)将军时,权力、地位、军衔远比黄忠高,所以关羽才会觉得黄忠和自己的地位差别就像将军和士兵。

    这里也可以说罗贯中的剧情设置不严谨,前面如果关羽打长沙的时候看得起黄忠,怎么后面有耻与老卒同列,因为前面的长沙那件事情,历史上根本没有啊(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