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是我的初中同学,也是那时候最要好的朋友。中学女生什么都爱结伴,连去个厕所都一定要在去之前问一句:要不要一起去?和小雅,就是这样的“同厕之交”了。
说起来我一直挺幸运,从小到大,总能遇见一帮特别好的朋友,当然初中时候,待我最好的还是处处迁就我的小雅。小到挑选哪种口味的薯片,大到周末的出行计划,都由我说了算。印象最深的,是体育课上的800米测试,在我跑完第一圈就落到倒数时,是小雅主动慢下来陪我一起跑,到最后的100米,更是费劲地拖着我、一个劲鼓励我跑完全程。虽然最后两个人是以最慢的成绩跑完的,但我仍然很感动。
如果友情有一个账号,小雅大概将她绝大部分余额都充值给我了。反观那时候的自己,除了成绩好之外,似乎没什么突出的优点,还动不动爱耍小性子,也亏得小雅处处照顾了。
中考之后,我不出意外地升上省重点,小雅去了另一所普通中学。即使相隔两地,我们也并没有断了联系。那时候还很流行通信,薄薄的信封,每次收到都让人惊喜。刚开始,每次读信和回信都无比用心,虽然彼此描述的都是琐碎小事,但也兴趣盎然。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生活的交集逐渐减少,能聊的话题也寥寥,而周围的新朋友、丰富的校园活动和日益繁重的功课占据了大部分心力,和小雅的友情不再维系得那么频繁。
回信中,我也会常常鼓励小雅多和班上的同学接触,说不定能交上新的好朋友。小雅却表示始终很难融入到周围的环境里——乡镇中学无论是生源还是师资都无法和以前的中学相比,和别人也没什么共同语言。除了安慰,我也爱莫能助,只是隐隐觉得,这样下去对小雅的发展不利。我在成长为和从前不一样的自己,而小雅却似乎还停在原地。
生日那天,小雅特意送来亲手刻的竹制书签;圣诞节,收到小雅精心挑选的贺卡……这样的心意一直保持到高中毕业。收到A大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也听到小雅选择复读的消息。
大学里和小雅的联系方式改成了短信和时不时的电话。高四这一年特别辛苦,我除了静静听小雅倾诉,只能不断重复:没关系,总会好起来的,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我才发现,现在和小雅已经没有其他可聊的话题——她的辛苦,我并不能感同身受;我的充实,她同样全然不知。理解,无从谈起。
第二次高考,小雅成绩依旧不太理想,勉强进了本市一所普通院校,还被调剂到不感兴趣的政治系。曾经在毕业后去小雅的学校看她,有些惊讶:初中毕业到现在过去了七年,小雅却一直没有什么变化:有些凌乱的半长发,素净的面容,随性的穿衣风格,和……始终没有瘦下来的微胖体型。小雅感叹:你真的瘦了好多啊,而且也变得淑女多了。我忍不住说:女生还是要适当打扮一下自己,着装和化妆,其实都是基本功,以后进入职场也用得上的。小雅一脸淡然:这些我也知道,但我已经习惯了。我妈也叫我打理下头发,买双高跟鞋什么的,但是我嫌麻烦——反正都习惯了,挺好的。
工作的城市离小雅家里不算远——小雅毕业后一直在备考公务员,结果却总不如人意,索性赋闲在家。接下来的日子里,和小雅的接触越多,我就越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分歧越大:从日常的护肤程序到工作目标的设定,两人根本没办法达成共识。微信上每天会传来小雅固定的询问:姑娘,在吗?在干嘛?之类的询问,我叹气,回复:在和男友逛街在和同事聚餐在和朋友唱K在健身房锻炼在图书馆借书……而小雅时不时冒出一句:“这两天一直在陪小侄女,小朋友好懂事”;以及“邻居家的狗趴在地上晒太阳,感觉特别悠闲”之类还配上照片,让我接话接得有点尴尬:是吗,挺有意思的,我也这么觉得。
连续一星期加班熬夜,周末本想好好睡一觉,却听到小雅兴冲冲地说要过来,拖着疲惫的身子陪她吃饭逛街,却实在提不起兴致。分别之后回到住处,看到微信上小雅一段长长的感叹,大意是我们的这段友谊似乎只有她一个人在努力,她也会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看着这种感情真挚却理解不能的独白,我默然。
也曾暗示过,这样每天查岗式的问候很奇怪,回答吧好像是在汇报行程,不回答吧好像又很失礼;现在的我们彼此有不同的生活,一定会有不契合的地方,不必时刻参与到对方节奏中来。小雅很委屈:我没有啊,我只是表达一下关心,而且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打扰你的工作生活——只是如果我不主动联系你,那我们不是可能半年都说不上一句话了?
可是啊,姑娘,你有没有想到,真正的朋友,是不必担心这些问题的——即使相隔甚远,即使久未联系,朋友就是朋友,怎么会因为时间空间的距离而改变呢?你会抱怨我会无奈,这样的友谊,未免太勉强。
无意中看到一个帖子,说的是因为生活经历、社会阅历的不同而带来的身份上的差距,使得曾经最好的朋友也会变得陌生。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不懂你说的家长里短,你不屑我谈的金融证券;你有你的柴米油盐,我过我的风花雪月——当人生轨迹出现巨大差异,曾经勾肩搭背谈笑风生的好朋友,再相逢也终有可能变得无话可聊,徒增尴尬。
一直觉得各自安好就是最好的珍重,如果有一天我发现自己跟不上别人的脚步了,那么不打扰也是一种温柔。姑娘,我们只陪彼此到这里。愿今后的日子里,你亦能收获满满的欢欣喜悦,而那些你已不必与我分享,因为到那时,自有更懂你的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