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坐在我对面,在餐厅一隅的角落里,诉说着她最近的遭遇,事情解决了,危机过去了。她继续向我倾诉,每一次都以抱怨开场、最后以我的安慰结束。此情此景,无数次出现在我们的相聚中。我的眼光穿过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她,同是13岁男孩的妈妈,同是步入中年,感受着她的焦虑、她的无助、她的渴望,仿佛看着我自己的人生在眼前一幕幕的展开。
一年多来,参加了《幸福型父母》的教练项目、建立了“富足父母快乐娃”亲子群、加入DISC社群、复训了4D、参加玛奶奶的《赋能教练》,在密集的学习和输出中,我从理解发生在我生命中的种种在不断提醒着我去寻找生命的意图,开始转化,打破限制性信念,一点点筑下内心安全的基石。此刻,我准备好了,决定以教练的状态,在教练的位置,和她展开一场对话。
让亲和发生
多年的闺蜜关系,亲和就在那里吗?答案是不一定。看看很多父母和孩子、夫妻之间,就知道了。我和闺蜜的相处模式,她对我深深的信任也有依赖。现在,作为教练,要让她感受到温暖而尊重,感受到我对她的信任,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你是OK的!最好的方法是提开放式问题;还有放下批判,放下给建议的冲动,深度的聆听。
你想要什么?她开始讲述现状,全是不想要什么。我静静的听着,专注地看着她,周围突然静了下来,我感到一束光投到了我们身上,世界成了背景,包括她的话语,我听不清她说的每一个字,却听懂了全部,包括她冲破“囚笼”的强烈渴望、困在原地不能动弹的悲伤。
神奇的右上方 连接上三层
在她诉说告一段落之后,我将手扬起,指向我的右上方,再问:"你想要什么?”她抬起看着桌布的眼睛,看向我手指的方向,有点发愣,像是在思考,渐渐地她的眼神有了些许神采。停了一会,她看着我说:“我想要成为优雅、自信、独立的人”。
“为什么成为优雅、自信、独立的人对你那么重要?”我继续问她。“因为我想给我的孩子做一个榜样,不想让他们觉得他们的妈妈每天都只能做一些家庭琐事,一事无成。”“如果给这件事的重要性打分,1-10分,你会打几分?”“9分。”“OK。”我再次扬起手,指向我的右上方,“想象一下当你成为优雅、自信、独立的人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我看到我的内心淡定从容,享受着生活,同时,我又看到我在努力向外发展一项自己的事业,经济独立。我是不是很贪心,什么都想得到?这根本就是矛盾的,不可能同时得到。”闺蜜卡在了限制性信念里。“我注意到你刚刚说到了内心的从容和外在的发展事业是矛盾的,能多谈一些吗?”、“在你眼中,自信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反复回放,反复澄清,闺蜜终于露出微笑,明白这是不矛盾的。
创造体验
“你怎么知道你成为了优雅、自信、独立的人?”我继续推进。“我能自己为自己做选择,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我都能坦然地接受。”“非常好。自己为自己做选择,这个在你的可控范围内吗?”“理论上是可控的,但是你也知道......”第二个卡点来了。我决定给她来点“猛”的。“现在想象一下,如果你即将不久于人世,你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我最遗憾的是我没有办法陪伴我的孩子,他们该怎么办?”“感受到了你对孩子深深的爱。是啊,你认为他们该怎么办呢?”“我希望他们能够坚强、自信、独立的继续过好。”“那现在你能为此做点什么呢?”“我要成为他们的榜样,即使我不在了,他们也能像我一样坚强、自信、独立地向前走。”她的眼神变得坚定,“这个事情太重要了,我要给它打10分。”“在你的可控范围内吗?”“是的。”
信任流程
接下来,我们用S.M.A.R.R.T原则让目标变得明确、可衡量、可实现、相关及有时限。过程中,又一个限制性信念出现了。“我要自己为自己做选择,势必要和先生对着干,这样就会关系紧张。怎么办?”“你照顾老公的感受,注重夫妻关系,感受到你对老公深深的爱。自己为自己做选择,还能促进关系的方法有哪些呢?”“好好的、耐心的和他说,告诉他我的感受。”到这里,闺蜜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了,我们继续细化,最终闺蜜拿到了符合S.M.A.R.R.T原则的目标——在3个月内,和先生沟通家庭重要决定或先生情绪化时,成功实现有效沟通的次数达到80%。并在接下来,就如何得到这个结果,制定了详细的方法,包括能力提升方面,如情绪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行动,如表达欣赏与感激、用非暴力沟通的语言表达感受和需要。最后,我们共同举杯,祝贺。
幸福就在眼前
这场对话持续了3个小时,熙熙攘攘的餐厅最后空无一人,连服务员都休息了。窗外,瓢泼大雨渐渐的小了,淅淅沥沥的下着。我抬起表,看到时间指向下午3点。看着对面的闺蜜,此刻眼睛亮晶晶,身体仿佛卸下了重担而变得轻松而挺拔。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感,充盈着全身。我感到我自己也仿佛获得了疗愈,关于信任的议题,信任客户、信任流程、信任自己。
我知道她的改变之旅才刚刚开始,我们约定了每周固定教练时间。对于我来说,下次要加强合约部分的练习。
在教练的路上我才刚刚开始,这条路值得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