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明德小学听了一场专题讲座《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还是由我喜欢的张剑教授讲的。一如既往的让我痴迷。
说起李清照,不得不提我最美的一段青春时光。那是我上师范二年级时,经常和一帮朋友玩文字游戏,仿写诗词,或者叫“歪诗”。我至今依然记得我们仿写的《如梦令》――常记周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时,误入操场深处,呕吐,呕吐,惊起“鸳鸯”无数。
就这样一步步,我走进了李清照。
我印象里的李清照,温柔调皮的小女子一个。“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羞涩,慌乱如蝴蝶翩翩,让我想起南塘后主的“刬袜步乡阶,手提金缕鞋”,回眸浅笑,让人爱恋;
她爱喝酒。“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浓睡不消残酒”,娇憨可爱,一如史湘云,红香散乱;
她娇媚深情。“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那绣面芙蓉的笑颜,怎一个乐字了得?
她有很多愁。“唯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那愁恰似向东的江水,日夜奔流;
她晚年孤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薄雾浓云凉透了衣袖,那才下眉头的愁,却又聚心头。
张剑老师又告诉了我她的另一面,也是令我最欣赏的一面。
她爱憎分明。“炙手可热心可寒”,公公赵挺之与她的父亲政见不和,赵挺之这些新党打击报复旧党人物,她父亲被判罪,李清照请求赵挺之对父亲施以援手,哪知赵挺之压根不理;
她爱国,面对南宋朝廷的软弱,她慷慨激语“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个弱小的女子,一个对国家民族忧心忡忡的封建女子,在深深的历史苦海中,虽然她也像一叶孤舟无助的飘摇,但在民族大义面前,表现出来的豪气,让无数男子都慨叹不如!
这,就是李清照,旷世奇才,风华绝代,卓尔不群,高傲叛逆。她娇柔,她灵动,她活泼,她哀婉,她豪迈,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怎会不传世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