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独学8分钟: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或者默读文本,在书中圈点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2、小组谈论:第一步将自己的疑问在小组内互助解决,第二步将小组内实在解决不了的,或者将小组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写下来交给老师。
3、教师选择最有价值问题几个问题,在全班内共同解决。
4、学生谈本节课的疑惑或者收获。
1、 文中的灵魂生活指的是什么?
明确:
指人的内心世界,即思想品格、精神境界、理想追求。课文中所说的那些具有高贵灵魂的人的共同之处是他们对于灵魂生活的无比珍爱。
2、 为什么作者如今已是以为作家,却还羡慕那个埋头苦读的少女呢?
明确:
这里的“羡慕”可以做三个层面的解读:(1)对少女这种勤学苦读,坚持自己精神追求的赞扬,歌颂;(2)对自己在中年之后放弃了追求精神生活,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的反思;(3)呼吁提醒人们关注自己的灵魂生活,保持自己年轻时的纯正的追求。
3、 全文三个举例表意大致相同,是否各有侧重?是否证明不同的分论点?
明确:
第一个例子,阿基米德说“不要踩坏我的圆”,说明他把对对知识的探索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有宝贵;
第二个例子,第欧根尼说“不要挡住我的阳光”,说明他把自己的思考、思索这些精神看得比显赫的权势更为高贵;
第三个例子,王尔德说“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说明他认为自己的艺术才华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并引以为豪。
4、 如何理解灵魂的高贵与平庸,请结合实际谈谈。
明确:
具有高贵灵魂的人:我市有8位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 黄来女 王争艳 孙东林 董明 杨小玲 刘 培 刘 洋,他们都是具有高贵灵魂的人。
课文中有不少语句都意蕴深刻,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