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自始至终飘浮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时常想着用自己的这支秃笔来记叙他,以了却心中那份对他老人家的崇敬和怀念,而且随着年纪渐长,这个念头变的愈加强烈了!生活很无奈,一直拖到了今日,方才动了笔……
他是谁?他是一个位被时代所遗忘,曾经在抗日战争硝烟中功勋卓著的大英雄;他是在解放战争初期的首场大战-山西上党战役中战败被俘的国民党将军!
在新中国成立后,当有关部门想发挥他的专长,邀请他担任刚刚筹建的军事院校(石家庄陆军高级指挥学院)教务领导工作时,他却以一句:老叟一奴不侍二主!挽言谢绝了!
炮火熄散,滚滚风尘渐渐淹没了他。他从一个吒咤风云的沙场将军,悄然返回家乡,卸甲归田,成为一介布衣,坚守在一个落后的平原小村。他就是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战功显赫的抗日名将,原国民革命军晋绥军第八集团军副司令兼19军军长,陆军中将史泽波!
史泽波,字恩澍,1899年12月出生在河北献县(今属泊头市)老盐河畔的张旺屯。1922年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毕业,被分配在阎锡山的晋绥军。与其同期同学中不乏有陈诚、周至柔、罗卓英、马法五等诸多国民党著名领军人物。
我们张氏家族与史泽波将军同在一个村,且有亲属关糸。史将军是我祖父张国华娘家的亲侄儿,与祖父糸表兄弟,论辈份我叫他表舅爷。
据说,创收视纪录的热播电视剧《亮剑》中晋绥军反派主角,师长楚云飞的创作原型,大多素材釆集于史泽波的真实经历。
加入晋绥军后,史泽波从最底层起步,先后经历了直奉混战、北伐统一、中原大战等中国近代史上重大战事。战火锤炼中,他凭借智勇双全的突出表现,从当排长,一级级成长到了团长;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深受晋绥军统帅阎锡山赏识的史泽波巳被提升为第二战区19军37师201旅少将旅长。成为阎锡山手下最得力骨干,也是晋绥军中少有的能打善战的第一猛将!
抗战中,史泽波所指挥的最为著名,影响广泛的是柳林和百灵庙两场硬战。
1937年10月,驻守山西离石、中阳的日军集结成近万人的师团,自恃火力强大,骄横凶猛,妄图夺取晋西门户柳林,打通西渡黄河,进入陕西的通道。史泽波利用柳林"两山夹一沟"的地形,采取正面诱敌,设伏围击的战术,经过一昼夜激战,大败日伪军。共歼敌一千五百余人,击毙日军联队长一人,枪械九千余枝,受到国民政府通令表彰。这场大胜战,在抗战初期的艰难困苦中,极大地振奋了三晋大地,乃至举国上下抗击倭寇侵略的信心和勇气,树立了优秀的实战战例!
1941年12月4日,日军为报复三天前被晋绥军击毁的侦察飞机,纠集千余人,趁风雪夜深,偷袭乡宁县华灵庙。当时,负责守卫的史泽波19军37师3团3营仅有一百四十余人,敌众我寡,力量悬输。战斗从夜晚一直打到黎明,在眼看日军即将偷袭获胜之际,守军临危决定殊死一搏。24名勇士,每人腰缠十颗手榴弹,组成"活人炸弹"敢死队,义无反顾地冲向日军,拉响了手榴弹,一连串的轰鸣,炸死炸伤近四百名敌人,英烈们以悲壮之举,一举扭转了战局。
为了表彰英雄壮举,当时国民党中央向全军发出了嘉奖令,还专门谱写了《华灵庙之歌》,在军民中广为传唱,极大激励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山西省政府还在孝义县成立了华灵中学,以示纪念。
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为纪念英灵,亲笔撰写碑文,竖起了“华灵庙二十四壮士殉国纪念碑”!
华灵庙之战是国民革命军晋绥军抗战史上以少胜多战绩卓著的一役。抗战中,史泽波先后作为团、旅、师、军和集团军指挥官,率领所部在三晋大地与日军搏战无数,浴血奋战,以大无畏精神和骄人的战绩,令人侧目,亦属当之无愧的名鼎英雄!
日本投降后,1945年9月,蒋介石为在国共两党谈判中捞取资本,暗中授意晋绥军史泽波部,自恃装备优势,在晋东南上党地区与八路军大搞"磨擦战"。八路军被迫奋起自卫,共歼灭史泽波部及晋绥军十一个师,大获全胜。以史泽波为首的近十位将军被俘。
上党战役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爆发的首次大规摸战役,是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也标志着由此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曲。
上党战役对史泽波将军来讲,无疑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滑铁卢战役,部队被击溃,指挥官当了阶下囚,也为自已曾经辉煌的历史划上了句号!史泽波时年四十六岁!
时光荏苒,1985年清明季,我祖父母骨灰送回老家,入土归宗。史泽波的大儿子全程帮忙。我父亲买了蛋糕和酒,去看望了表舅史泽波。事后,父亲很感慨地对我说,你表舅爷瘫痪了,下不了炕了。还好,前两年当上了泊头市政协常委,每月有几十块钱生活补助。山西电视台拍电视剧《上党战役》时,还专程派两个编剧采访了史泽波。最后,父亲一声长叹:唉!你这表舅爷当年可是号令一方,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呀!老的动不了了!
据我多年来从相关史料和亲属长辈们那里了解的情况得知,1945年9月史泽波被八路军太岳兵团俘虏后,受到优待,刘伯承、陈庚等八路军首长还亲自多次设宴款待,保证其一定的自由。史泽波在晋察冀解放区待了两年多,在其一再坚持下,于1947年冬被释放。回到太原后,史泽波等几位被俘将领受到阎锡山的冷待,还逼迫他们在臂膀上刺上"反共"字样。一年后,阎锡山将陆续被释放的晋绥军编成了有六个团组成的"雪耻总团",任命史泽波为总指挥。可时事难料,还未待"雪耻团"去"雪耻复仇",解放军就兵临太原城,史泽波等一干人马就作鸟兽散,各自保命去了……
1951年,史泽波从太原一砖瓦厂辞去了会计工作,回到河北泊头张旺屯,当上了农民。史泽波在家乡务农的同时,还利用其家族祖传中医针炙手艺,开展义务问诊看病,疗效显著,深受四乡八邻百姓爱戴,收到过几十面感恩称谢的锦旗。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史泽波均安然无恙。
听我叔叔说,史泽波生前曾先后两次去天津看望我祖父,他的表兄。他爱喝点酒,高兴了,还爱讲笑话……
我母亲与我父亲老家是相邻村。听母亲念叨说,五十年代在村里时常能看见史泽波,一个穿着朴素的瘦小的老汉。他肩上挎着个柳条筐,手里执个细长把小扁铲,边走边拾着粪,俨然一个地道的农民。有时,他身后头还跟着几个调皮的小孩子,一路叫喊着:史军长……史军长……
史泽波自返乡后,做了三十六年的农民,直到1986年9月26日,溘然去世,享年87岁。一代抗战英雄,一个乡村农民,其前半生金戈铁马逞英豪,后半生田野耕读做郎中,老将军以他特有的生活态度和价值方式,走完了自已的漫漫人生之路……
一奴不侍二主!我时常回想起老将军这句铁骨铮言,也试着从中揣摸它应有的寓义。可惜自己水平所限,力不能及。但我想,史泽波将军很有可能把自已视为是一名遗世孤臣!在他心底,做为一个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一定要象古人"孤臣可弃,但绝不折节"那样,才能称的上是做了个忠臣良将吧!
英武的表舅爷,明年清明节,我一定去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