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是工作的时候还是休闲的时候呢?是打开手机随便浏览,抑或看着电视综艺节目,还是在专注的工作、学习的时候会产生更多的心流感觉呢?研究表明,更多的心流竟然是产生在工作中。也就是说没有价值的放纵的状态是没有办法给你带来心流体验的。
我们平时没事的时候喜欢刷手机,不自觉的一直刷一直刷,却越来越烦躁,很空虚,对吗?那如何能够识别和创造心流的体验呢?为什么别人工作那么快乐,而我却痛苦万分呢,其实这些都是有心理学方法的。
有一个名词概念,叫技能挑战比,什么是技能挑战比呢?它指的是任务的挑战难度和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也就是说任务的难易程度和你完成的能力的比例。
如果给你的任务难度太大,超出了你的能力,你可能会不敢去做,甚至产生害怕的情绪,如果难度太低,你又会觉得无聊,不愿意去做,可是当挑战难度和你的能力匹配的时候,你做的时候会比较轻松,但也不能达到最佳状态。只有当难度比你的能力略高一些,但又没有超出你的接受能力时,你才会进入最佳状态,也就是心流。
如果用心流理论来看海明威,也许我们更容易理解他。写作是在情绪紊乱中塑造秩序的一种治疗法。作家体验心流的唯一方法,很可能就是创造一个可以全心投入的文字世界,把现实的烦恼从心灵中抹去。写作跟其他心流活动一样,可能会上瘾,不过,如果把写作运用于控制体验,不让它控制心灵,仍是一件妙用无穷的法宝。
一位骄傲的作家用字与词创造一个令人沉浸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挑战自我。就像海明威一样,三十岁的时候,人们以为《战地春梦》就是他的最高水准了;然而,他又用了二十多年锤炼手艺,直到巅峰之作《老人与海》问世。海明威的大半生,一直用写作催生心流涓涓不断。在这个硬汉世界中,他是唯一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