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未曾谋面的人知道我,有时是因为我的画,或是跟我认识的人,也未必知道我有画画。偶尔会被人问道:“你有学过绘画吗?”当我回答不是时,就会被认为是有天分。但关于这问题,我其实会更倾向于我有拥有勇于尝试的性格有关。
说起我与绘画的渊缘,由于我从来没见过父母画画,他们也未曾特地裁培我绘画方面的专长,所以我想,我有可能是缘于姐姐的影响。
我记得姐姐在小学的时候,就很喜欢画画。一本本的画册,闻起来还有点信纸般香甜的味道,这当中画的几乎都是当时火红的动漫人物“小甜甜”。我看著每张精心的作品,总是会莫名地被那小小的瓜子脸上挂着水汪汪地大眼给吸引,我曾试著模仿,但始终画不出这种美感。
至于学校的美术课,确实是自己喜欢的课程之一,但因作画的水准平平,就是在课堂上依照老师的要求画出作品,也从没人说过我画画好看,但曾对中学一位美术老师的话印象深刻。
她说:“不管你画的好不好,但是如果颜色是多彩、是丰富的,那就会是幅好看的画作。”
我记得某次的作业,是画了幅『公园的树』,我按照了老师的话,在那棵树的叶子上,用水彩笔沾了黄、金黄、绿、橘红等颜料,就是选择了水彩盒中可能会出现在树上的颜色,如雨滴般大点大点地落在树枝上。对于这幅画,老师看了后给予我极大的赞美。
我记得,当时是我第一次在站老师的身旁这么久又这么近,当我看着老师左脸眼眉尾旁的月牙形紫黑胎记时,顿时觉得它的存在真美。
从那次后,我就很认真地画好每次的作品。
再有次,作业的要求是需用废弃的蛋壳上涂各式颜料,压碎成不規则小片后,黏在图画纸上。我为了营造出聖诞老人与麋鹿们围在火爐前取暖的橘红光影,那著实费了我一番苦心,用心黏了幅圣诞节前夕的祝福。
老师看了也是赞誉有佳,还拿给了班主任看。在中学毕业前夕,老师问我:“想不想去考美术系?你画得挺好”。我当时没想法,只是听妈妈说学画画未来没什么前途,就迷迷糊糊走上其它道路。
随著时间的推移,在经历了学习、工作、结婚、生子后,在一日复一日忙录的生活里,几乎已遗忘了过去的青春的岁月中,帮助我建立信心的“绘画好友”。
我与绘画,也许是命中注定的重逢。
从儿子小时,我就发现他喜欢画画。
儿子刚开始拿笔时,还不会说话,就只因看了几眼我衣服上的兔子,就能完整在纸上画出的能力印像深刻。所以在他小学二年级时,我为孩子报名了绘画兴趣班。
还记得在圣诞节前夕,当时报名参加了兴趣班的庆祝活动,父母和孩子皆能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参加,有水彩、国画及油画。我趁着孩子专心捏圣诞老人彩泥的同时,下意识地走到了较少人进去的教室。
在教室一侧的桌子,老师正发着一张张图片及材料,坐稳后,我即开始静静地画。
作画时,我感受到自己的心讯速宁静了下来。我望着示范图,似乎被画中里的那个空间给吸了进去,感觉有些寒冷,有些阴暗,但似乎因着光,它未曾迷失过方向。
一小时后完成了这幅画。
从这次的作画经验,我深深感受到画里的那个世界似乎是自己未曾去过但却能够抵达的地方。画出来的作品虽跟原图不一样,但却能释放了某部份真实的情感。
经过了这次的体验,我试着重新拾起了画笔,陆陆续续从生活照中取材,画了几幅油画。
在画的过程中,其实我也有点担心自己是否可画得出来,因为看得是照片,必需得靠自己去感受,对我而言有些难度。但是,作画的心情非常愉悦,使我高度体验了“心流”的状态。
之后我在线上也学习了些油画课,这也是我第一次接受比较专业的学习,在绘图的过程中也有了更多不同的想法。
我想,绘画与文字一样,之所以为何能感动我,就是“在画里的世界,是透过笔触记录下的最美瞬间,是用眼就能触动当时的感觉。”
只要能用心观察留意,处处都能有灵感并发现惊喜。
愿妳我都能感受生活的美好,放下无谓的烦脑优虑,将时间花在值得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