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大佛就在岷江和大渡河的交汇处。话说三江汇流处水势凶猛,舟覆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当时海通禅师住在河边凌云山悬崖边上的洞里天天眼见着悲剧发生,那叫个痛心疾首啊。他不想再看见这样的悲剧了,作为禅师,他第一个想到的办法是什么?
借助佛力,必须的,毕竟是禅师嘛。
于是海通禅师遍凑齐了银子,开始了大佛工程。终于,在红砂岩的陡崖中,一尊通体长达71米的大佛横空出世,花了整整九十年的时间(可惜海通禅师是看不到了)。
大佛大佛,大是必须的。怎么个大呢,据说有人在大佛脚指甲盖上支了张麻将桌,“五万”“八万”“和了”地打,结果指甲盖是倾斜的,没打一会儿就连人带桌滚了下去。于是,他们以付出血的代价证明了:乐山大佛的脚指甲盖是有麻将桌那么大的。
大佛是弥勒佛像。
我们印象中的弥勒佛是披着一件大袍子,袒露着鼓鼓囊囊的大肚皮,眼睛很小,眯成一条缝-----笑的。嘴咧着,笑得非常开心。弥勒佛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嘻嘻哈哈,大大咧咧,肥肥胖胖-----而且脑袋光光的。
乐山大佛却是全然不同一副神态。
这尊弥勒佛是有头发的。其头顶上有上千个石头打磨成的发鬈,密密地铺成了头发。在千百年的风雨侵蚀下,下半个脸和鼻子都是有一些发黑,像生锈了一样。另外大佛的眉毛十分长,灰黑色的,看上去很浓密,且双眉间有一红痣。耳朵很大,耳垂一直吊到下巴附近。眼睛很长,眼珠很大,看上去有些深邃(另外,大佛是单眼皮)。大佛的嘴角微微扬起,是在微笑,与现在弥勒佛嘻嘻哈哈的样子不同。大佛的脸是四方形的,又与异于现在弥勒佛的圆脸。
大佛的躯干上,各种苔藓,蕨之类的植物见缝插针地长,逮到一处有夹缝的就长,长出大大小小的绿色团。赤红、赤棕、赭色条条地画在佛身上。那些绿团就像干旱的是沙漠中稀疏地长着的带刺的灌木,而赤色的佛身就像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大佛的手指平放在膝上,沉稳而庄严,也不像现在弥勒佛的手随意摆放,或交叉或高扬。两腿也是非常平静,并不是盘坐,而是稳稳地端坐。
这样的乐山大佛,真是弥勒吗?
附:
当时有个年轻的,事业蒸蒸日上的老板,自从买了乐山大佛对面的一幢高楼的顶楼后,事业就一直走下坡路。后来,有个朋友告诉他:“乐山大佛高71米,你这房子都快80米高了,你这是跟佛比高呢?”
后来乐山再也没有一幢建筑造得高于71米的,而大佛对面那幢高楼的最高的几层,则一直空着,无人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