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面试的时候,有些应聘者会给我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有时会让我想到我的大学同学。
我们是2001-2005年,20多年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我也不知道我们那时考大学可难,就那么稀里糊涂的考上了,然后稀里糊涂的学了四年,就毕业了,我们那时的本科生应该还算比较吃香的吧。我们毕业后就那么干着,有工作就一直干着,干的不开心就换个公司继续干着,也有几个同学从一而终的在一家公司持续的干着,有的是在不同的公司干同样的岗位,如我,有的是在一家公司干不同的岗位,如小何同学。好在我们这个班级的同学都是扎扎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过着自己 的生活。自我感觉是活的比较踏实和真实。一晃这么多年多去了,几个比较好的同学也会经常一起交流。邢就是一个我经常交流的家伙,昨天在我忙碌的时候,微信里发了一条信息,通知我:她注会综合过了。我看到的第一时间恭喜她,我说这证书花了小10年考下来的吧,她说花了8年,她看到成绩的时候都哭了,整整8年,太不容易了。她是从人力资源转到财务管理,在国企工作了几年,通过考试考上了当地的公务员,好像是在交通局做财务,我真实太佩服她的努力了,扎扎实实的走每一步,给自己谋取了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和平安顺遂的生活。再想想自己,在企业里做人力资源这么多年,换过几家公司,离退休还有10年的光景,还在担心自己的工作的稳定,还在玩命的去工作。年轻的时候真应该努努力,为自己谋求个稳定的岗位。看着邢的坚持和不懈努力,真是感叹我们这代人真是踏实务实。我在毕业的20年里,也考了心理学、中药学的本科证、考了科大的全日制MBA,边工作边学习,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用上的比较少,总感觉跟邢的注会相比,差好多的事。
到现在,我的职称还没有考,之前看不上中级经济师,觉得很简单,总觉的自己不学都能考那么多,现在是我高攀不起了,不认真去学习,还真是考不过,我小觑了这个证书的价值。也该好好准备,认真的去备考。中级考过,过5年再考个高级,退休之前也算是圆满了。
自己之前给自己的约定是,每年考1-2个证书,让自己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状态和参赛的警觉性,自从疫情以来,就开始懈怠了,应该是懈怠5年多,2025年开始规划好考证的节奏,退休前都干完它,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