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几个礼拜以前,一个十几年没见过的同学与家人一起从东岸过来玩,于是叫上另一个住在附近的同学一起合家欢饭聚。
大家都是高中同班,初中同校的同学,毕业后各奔东西,然后很有缘份地来到这里。由于彼此很熟悉,所以聊得非常开心。
席间其中一位对我说,她真的没有想过我现在居然会自己开公司。一个人的公司有啥了不起的,我心想。于是大笑:
“这事儿连我自己都没想到啊!”
她这样讲的原因我当然知道。中学时的乖乖学生,大学念得也顺利,毕业后一直在上市公司打着很舒服而且工资不错的工,还生养了两个小孩。很多人大概都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标准、很正确。如果不贪心,继续等球照这个方向滚就好了。
可是有一天,也许是大姨妈要来脑子有点问题,看着电脑面前那些表格和桌上堆叠的纸张,突然升起来一股畏惧:难道我这辈子就要被埋在这里了吗?日复日月复月年复年地干着这些功夫,我能忍受到退休吗?不善判断人和伪装的我,如何继续应变面具百变的同事?
这样乱七八糟地想了一通,回家一肚子话倒给老头子听,他可来精神了。本来他已经唠叨了几年让我辞职帮他,现在更加油添醋,说得我心动了起来。
可是创业,我做得来吗?
我是个很胆小的人,生了小孩以后更胆小,老是担心怕不小心自己死了小孩怎么办,所以我给自己买了很多份人寿保险。但是半路出家转行,还要去自己当老板,担心的事情太多了。
如果我年轻那么个二十年,我可能会无视一切困难而一往直前,但我相信也许也会很快摔倒。但正因为年轻,摔到了爬起来也比较快。人活越久,就像泡在温水里的青蛙,越舍不得跳出舒服的锅子。除非是迫于无奈走投无路下做的选择,否则每个想创业的人大概都会有类似的纠结和自我质疑吧。
听说现在创业在国内,尤其是在互联网界很时髦,无论哪里的路边都可以听到有人在讨论风投和点子。可能是我太老了,创业在我看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靠嘴皮子或者几页计划书就可以做到实在太有才了。我的苦恼清单有:
— 哪个公司的合作条件比较好?给他们的分成不能太多;每月的费用不能太高;合同不能绑死太久;合同约满不能有限制,等等。
— 客源怎么找?做广告成本太高,老头子帮助有限,没有客户就没有客户介绍,找亲戚朋友又觉得欠人情不好,等等。
— 现在才重头开始会不会太晚?我根本不懂这一行;我记性不好记不住东西;我不擅长推销自己;我心肠软不知道怎么拒绝人,等等。
— 哪里可以找得到理想的办公室?不能离老头子的太远,怕一个人有什么事情没人照应;也不能太近和他抢生意;租不能太贵;看上去不能太寒碜,让客户瞧不起;要人家容易找;所在地区不能太多竞争,等等。
— 一下子收入变得那么少甚至会亏本,自己是否能承受得了?现在一个月工资很好,一年下来还可以存不少钱,到时候家里开销可能有问题;一年一次的家庭旅行可能不能去了;没有了家庭医疗保险怎么办;小孩上学学费怎么交;虽然不会乱花钱,但以后看到喜欢吃的用的还可以买不,等等。
— 如果失败了怎么办?老头子虽然干了这行很多年,但因为经营模式不一样,即使是他也估计不了结果会是怎样。万一不行,我不怎么怕丢面子,但还能回去打工吗?回去的话原来公司会不会收留我?要重头开始会不会更难?等等。
— 我爸妈很喜欢我现在这个工作。知道我要辞职“下海”会怎么反应?可以怎样糊弄过去?等等。
自己当老板不用看上级眼色、在朋友面前可以显摆固然很值得憧憬,但等这些柴米油盐的问题冒出来以后,创业看起来就一点都不美好了。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开始的,反正我开始就有这么一大堆问题。有个老伴的好处就是,凡事都有人可以商量。为了早日把我推进火坑,老头子一个劲儿地夸我,差点就把我吹上了天。挑动我对目前工作现状的不满,抹黑继续打工的前景,另一方面尽情描绘光明的未来,淡化他也不知道怎么解决的困难。现在回头想想,这些苦恼和问题根本就是他带来的,我也就傻乎乎的相信了:
我可以做得到。
其实当时老头子需要我帮忙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他一起工作的姐姐要生小孩去了。这一行要请个合适、能真正做事的人不容易,所以他才把主意打到我身上上。在他姐休产假期间补缺,顺道学习基本功,等他姐回来了我就单飞,计划基本就是这样。
还没正式下定决心的时候,我内心其实还是很犹豫的,甚至弄了个Excel表格,像公司做五年财政预算那样研究未来的收支状况预估。打出来给老头子看,他瞥了一眼,说:
“别净看些没用的,只要相信自己,一切的困难都可以解决。”
顿了一顿后补充:“解决不了可以来找我商量。”
我想了一下也是啊,既然不想老死在这堆纸里头,也不想临死前后悔自己没尝试过,那么选择其实只有一个。
于是秘密行动开始了。我请了一个礼拜的假去上课,然后趁热打铁考到了牌照。工余还泡论坛研究加入哪个公司,收收这个行业的八卦之类。
就这样混了两个月左右,我决定向老板辞职。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我只跟大家说我要回家陪小孩,这样以后万一要回去也比较好交待空窗期。同事们当然也很吃惊,我想不到的是很多当妈的女同事支持我多陪伴小孩,让我心里还觉得自己挺对不起他们的。我妈心脏比较强,所以我们只瞒了我爸。
代他姐的那段日子其实也很舒服,因为凡事有老头子罩着,有问题可以耍太极推给他,还有时间可以研究他这只超级懒惰狗不会读的文件,然后接触我相中的那家合作公司。
我这种新人开新公司想带给客户信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肯签新公司的地方不多。所幸我喜欢的那家给我发来合同,答应约我见面。
这辈子头一回摸合同,我抱着看佛经的心情虔诚地读完,脑袋云里雾里的。好在我这人有个特点,就是不耻下问,再白痴的问题我都可以面不改容地提出来,很多时候老头子自己觉得丢脸的问题就让我去问。于是每个不明之处都标出来,电话电邮一点点地去问。因为胆小怕吃亏,还拜托一个在律师行工作的亲戚约见他们所里的律师,免费咨询了一回。
到了谈合同的那天,约在老头子办公室见面。对方很给面子地问我有什么问题,需要做什么改动不。因为合同看得仔细心里有点把握,于是提出把合约期绑死期十五年改成十年。原来还想开天杀价落地还钱说八年的,后来觉得砍得太狠也不好。那老板想了一下,居然也答应了。
合同搞定后,着手准备其他的:申请公司名称和相关执照,设计商标,帮公司买保险…找办公室最烦恼,起初找了一个夹在牙医诊所和足浴店中间的火柴盒,连窗都没有,但地点很合适。还好在我签租约前,老头子上网看到附近又有一个办公室出租,离他办公室只有六条街,地面铺位来说在这个地段租真心不算贵。一眼看中后我们马上跟房东说要下来了。买家具,装网线,办电话,又忙了一通。
开张那天没什么特别深刻的回忆,只记得我家弟弟来吃了两个跟他脸一样大的叉烧包。
接下来正式的奋斗开始了。起初没有人客人知道,光靠守株待兔子撞上来,熬得的确有点难过,这个苦处连老头子都没尝过。可幸我在做、天在看,我八月开张十月就拿到了第一个大的直接代理权。随着服务口碑传出去,也陆续有客人介绍朋友来光顾。
第一年确实亏损了,也不多,几千块完全在我意料之中,也承受得了。第二年开始盈利,也不多,一两万左右。现在迈入第三年,情况开始好多了。我们这一行的特点就是,只要客人满意你的价钱和服务留下来,我每年都有钱收,所以只要开头熬住了,后面就会越来越好。老头子说,当初一直劝我进这行就是因为知道我喜欢和人聊天(=唠叨)和帮助别人(=老雷锋),肯吃小亏就迟早能得大便宜。
总结这几年的创业经历,我觉得特别像生小孩(公司名字的确是照我儿子名字起的)。还没生以前,有人认为当父母无比美好,看不到把屎把尿的辛苦;有人不相信自己能一一跨过这些坎,于是也只能在理想生活面前徘徊。
我的观点是,适合创业的人大多都比较擅长独立解决问题,如果觉得自己的性格合适,也承受得起失败的结果,不妨放胆去试试。死以前后悔当初没尝试,是很悲哀的事情。
现在我还不算达到我想要的目标:24小时包括假日客户都会随时联络感觉很不自由,被客人绊住不能接小孩会内疚,有时要忍受客人脾气也会不爽,等等。但是每天我可以和老头子一起上下班和中午吃饭,又不用和他同一个办公室工作造成审美疲劳;在他的支持下不用太担心业绩,两人也有很多共同理解。最重要的收获就是,我知道了我比以前认识的自己更棒,这个我亲自生养的小孩会在我照顾下长得越来越好。
最后送上一条某天在办公室门前看到的大彩虹,祝大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