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长说:今天的文章来自一位妈妈Dora,她为我们介绍了她与孩子共读Hickory Dickory Dock这本书时所用到的一些方法,非常非常非常详细,看完感觉自己平时读的都是假绘本……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Dora是怎么给孩子读绘本的,没准能给你一些启发!
Dora的时间·阅读游戏
一、阅 读 材 料
Hickory Dickory Dock《大钟滴答滴答》
选用该版本有以下几个原因:
1、该版本是一套系列书,方便以后引入同系列的其它故事。
2、内容完整,重复性强的韵律儿歌,适合作为语言启蒙材料。
3、有相应音乐,节奏感强,适合作为音乐律动材料。
二、阅 读 方 法
绘本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图+文。
我们通过“读”、“问”、“演”、“玩”的方式来发现图画信息,理解文字含义,在阅读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欣赏能力等等。
读:不仅要读出文字信息,还要读出图画信息;要陈述家长自己的发现,也要复述孩子的发现;
问:提开放式的问题,引发思考;
演:用夸张的表演让孩子理解文字或情境含义;
玩:玩相应的游戏,提高兴趣、增强理解。
实 际 操 作
在阅读开始前,我们要全面了解故事。例如:
故事讲了什么?
情节是如何推进的?
核心价值是什么?
需要提什么问题?
核心词汇有哪些?
所以家长们要先自己读一遍绘本,找出细节,理清逻辑,明确自己应该如何读。
划重点:先读图再读文!文字是图画的概括说明,图画信息远超文字信息。
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这个故事。
1、读 图:抓住细节,找出线索,推测剧情,捋清逻辑
梳理故事逻辑时,请大家打开脑洞!就像看电视剧一样,通过一个个细节,猜猜作者的小心机。
仔细观察图中的每一个细节,如:人物,场景、道具、动作、表情等等,猜测故事内容或预测剧情变化,再通过每一页故事的推进,一边验证之前的推测,一边进行下一步思考。
01:封面&封底
思考时间
观察可能的细节,试着回答这几个问题:
1.封面&封底上小老鼠在干什么?他是什么心情?为什么?
2.为什么封面和封底会有不一样的情况?
3.猜猜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我的观察
封面:一点钟的时候,一只小老鼠嘴角上扬,开心地扑向一个大钟
封底:同样是一点钟的时候,一只小老鼠两手叉腰盯着一个闹钟,嘴角向下,好像很不满意
我的思考
我们的猜测可以多种多样,不用仅限于一个:
1.这可能是关于时间的故事,封面时小老鼠很开心是因为一点钟会发生让他期待的事,也许是能吃到奶酪,也许是一个聚会,也许是.....总之一定是件好事!
2.封底时他不开心是因为他期待的事情结束了,他有些舍不得,或者是他期待的事情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他不太满意。
3.也可能是一个小老鼠买钟的故事,他喜欢收集钟表。封面他很开心是因为他喜欢大钟,封底他不开心是因为他不喜欢闹钟。
4.甚至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这根本就不是同一只小老鼠,封底的小老鼠由于羡慕别人的大钟,而自己只有一只小闹钟而不满意。
接下来每一页图画的展开会一一验证我们的推测。
02:内页
思考时间
观察可能的细节,试着回答这几个问题:
有几只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是什么心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我的观察
有猫,狗等等,一共有12种动物,他们都爬到了大钟上,很开心,很满足的样子,甚至手舞足蹈着。
我的思考
验证之前的推测:
时间指向一点钟,来了这么多小动物,他们都开心地爬上了大钟,看来之前的3种推测里,第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一点,小老鼠应该是在期待一件好事,这件好事看起来像是一场12个动物的聚会。
结合新信息,推测下一步剧情:
他们的聚会内容是什么?难道是玩“爬大钟”的游戏吗?看谁爬得高?看谁是第一?
03:正文第一页
思考时间
观察可能的细节,试着回答这几个问题:
他们在干什么?是什么心情?谁会第一个爬上大钟?他们是怎么爬上大钟的?
我的观察
所有的小动物都是双手张开,开心地奔向大钟,有的站在凳子上,有的站在盒子上,有的坐在别的动物身上,现在是1点钟,小老鼠离大钟最近,其它的动物与钟的距离好像也有一定的顺序。
我的思考
验证之前的推测:
看来他们真的是来参加聚会的,聚会上的游戏是爬大钟。
1.你看小熊,他开心地张开双手扑向大钟。还拿了一个板凳来垫脚,应该是想让自己更高一点,更容易爬上大钟。还有很多其它动物也找来道具帮助自己。
2.前一页,那么多动物都开心地站在大钟上,他们一定是要玩这个爬上大钟的游戏。
3.结合动物们说的话,也就是绘本文字,更可以验证这个猜测。
4.小老鼠离钟最近,他应该是第一个爬上大钟的!
结合新信息,推测下一步剧情:
根据小动物们与钟的距离远近,小狗会是第二个爬上大钟的吗?也可能是螃蟹,他们距离好像差不多。那第三第四名会是谁呢?
04:其他正文页
思考时间
观察可能的细节,试着回答这几个问题:
现在是几点?谁爬上了大钟?他是怎么爬上来的?为什么会是他不是别的动物呢?
我的观察
两点的时候,一只猫开心地爬上了大钟。
我的思考
验证之前的推测:
时间从1点变成了2点,说明第一个爬上大钟的就是小老鼠,他的时间在前。第二个爬上大钟的不是狗或螃蟹,而是猫逆袭了!可能是因为他会跳?(联想生活里猫的动作确实比较快,很轻巧,跳上跳下比较方便)结合绘本文字更加验证自己的猜想。
结合新的信息,继续推测下一步剧情:
下一个会是3点吗?3点又会是谁爬上来呢?他是怎么爬上来的呢?
以此类推,我们不断观察,不断推测,不断验证。当然也不是每一个剧情都非得去解释,不用太过强求啦,嘿嘿~~
05:末尾
观察新线索,验证最开始时的猜测,总结故事。
思考时间
观察可能的细节,试着回答这几个问题:
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是什么心情?大钟怎么了?为什么?小老鼠是什么心情?
我的观察
图1:12种动物,有的躺着,有的趴着,有的互相依偎着,每个动物都是嘴角向下,眉梢向下,眼睛耷拉着,好像很疲惫。
图2:老鼠坐在大钟上,大钟倾倒在地,钟上有裂纹,弹簧也翘了出来,指针都断了。
我的思考
验证之前的推测:
1、根据之前的剧情,小动物们已经玩了12个小时了,都玩累了,全都倒下了,神情十分疲惫。动物们说的话,也就是绘本文字,也验证了这个推测。
2、钟横躺在地上,应该是被玩坏了,这么多动物一起站在上面,太重了,把钟给压裂了,弹簧翘了出来,指针也断了。同时验证了封底,小老鼠不满意是因为大钟坏了,小闹钟太小,玩不了大家爬钟的游戏,所以不开心。
回顾最开始的猜测,总结整个故事:
封面:小老鼠在期待1点钟的聚会;
内页:他们的聚会有12只小动物参加,他们的聚会游戏是每到整点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动物通过自己的方式爬上大钟;
末尾:最后,小动物们玩了12个小时都玩累了,大钟也被玩坏了;
封底:小老鼠只剩下了一个小闹钟,由于体积太小,不能玩动物们爬上爬下的游戏了,所以他很失落,对小闹钟不满意。
你会发现每一钟猜想,都有可能不完全正确,结合起来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就是阅读的乐趣,不断探索和发现。
06 总结
我们刚才一起进行的读图过程,就是你和孩子一起读图的过程,只不过我们把那些问自己的问题,变成了问孩子的问题,当然孩子也会自我发问,而且更多的时候,孩子关注的是那些自己问自己的问题。
所以请跟随孩子的步伐,把自己当作他的同伴,和他一起探索、发现、讨论
可以使用的提问方式
1、提概括问题:
针对整体内容,剧情推测等提问:他们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2、提细节问题:
针对孩子忽略的细节提问:有几只小动物?小猫是什么心情?
3、提出自己的疑惑:
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孩子观察他忽略的线索或是引发兴趣:我发现……这是为什么呢?我也很疑惑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很好奇他们到底在期待什么?
4、反问孩子的发现:
引导孩子完整描述自己的发现: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小老鼠第一?
【注意】
1、问题一定要是开放式的,不要是闭合式的。
2、可以针对某些特定细节提问,例如小猫是怎么爬上大钟的?而不要总问概括性的问题
3、低龄宝宝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比较弱,多以家长自问自答为主
4、认知阶段的宝贝可能会不断询问事物名称或是停留在自己感兴趣的某个事物上不断重复,而不注重剧情发展,请跟随孩子的步伐,不要急于让他理解剧情,认知阶段过去后会自然对剧情感兴趣的。
可以使用的陈述方式
描述自己的发现或思考(可以使用动作、表情配合语言),你可以这样说:
1、我看到小熊拿了一个凳子来垫脚,我猜他是想爬到大钟的最顶上!
2、我猜小猫咪是跳上大钟的(表演出跳的动作),小区楼下的猫,他们跳得可高了,而且速度很快,所以我猜他是跳过了小狗他们,才能第二个跳上大钟的。
完整复述孩子的发现或思考,肯定孩子(可以用行动来肯定),并引发下一个思考,你可以这样做:
1、完整描述孩子的答案:嗯,你说得有道理/很有可能,你看到小老鼠嘴
上扬,所以你觉得他很开心,在期待一件事情。
2、如果孩子用表演来解释自己的思考,如孩子为了表达小猫是如何跳上大钟的,表演了“跳”这个动作,家长可以跟着模仿的孩子的动作,以表示肯定。
【注意】
1、孩子的猜想可能不正确,没关系,照样复述,后面的图画会一一验证,孩子会修正猜想,最重要的是去肯定孩子大胆猜想的行为,让孩子愿意发挥主动性去探索
2、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有表达不完整的情况,请根据他的意思,帮助他补充完整
2、读 文:通过表演,将文字与情境对应,帮助理解含义
我们要如何才能准确解释文字含义呢?只是用语言解释,会有点抽象,脱离了语境似乎很难让孩子get到你的点,尤其是英文,翻译成中文又好像少了点原味,还有很多词无法用语言来解释。
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语言以外的资源了:比如“动作”、“声音”、“图片”,而如果将这些全部结合在一起,就是我最喜欢的“表演”啦!相信我,会讲故事的爸妈都是“好演员”!
单词 可以通过:指图识别,动作表演来解释
短语 可以通过:描述状态来解释
尽情地“释放自我”,哪怕看上去有些“辣眼睛”。
提示
前方高能,辣眼睛!
但作为参考,还是请看完吧^_^
看不下去的朋友,可以自告奋勇当模特哟
(录制环境就是这么混乱,有娃都懂得,请谅解)
01:单词
mouse
模仿书中的老鼠,或用材料包里的老鼠手偶,表演小老鼠的动态
tired
一边瘫倒在地,表情疲倦,呼吸急促,一边描述自己当下的状态:我手臂酸软,大腿无力,感觉可以睡上一星期,真是一点也不想动了(这正是末页小动物们说的话,他们正是在描述累这个状态)
02:短语
Hickory dickory dock
边模仿钟摆摇晃,边说:hickory dickory dock
struck one
将手臂当指针,以自己为中心,摆出1点钟样式;或拿出材料包提供的钟表拨动指针,或用手比划1这个数字
climb up
向上跳,身体向上延展,可以借助道具,比如沙发
climb down
跳起后蹲下,身体向下蜷缩,可以借助道具,比如沙发
03 总结
可以使用的表演方式:
单词:指图识别,动作表演
短语:描述状态
1、所有动作,都可以自己创编,小宝贝可以由家长设计,大宝贝尽量让他们自己设计,会有意想不到的创意!
2、表演时请全身心投入角色,相信做完一整套动作,大伙会很累,我们可以像文末的小动物们一样,趴在地上休息一会儿。这样的表演,可以让孩子们充分体验爬钟的乐趣和辛苦,能更好地共情,有助于发展同理心哟!
3、虽然我们通过单词和短语来解释含义,但是也不要忽略整个句子的理解,整句理解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句子理解都是体验式的,表现整个画面就可以啦。
到这里,阅读的部分就结束了,虽然我将读图和读文分开分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家一定要结合起来实施哟。
3、玩:玩延伸游戏,加深体验,加强理解,增加兴趣
玩!到底应该怎么玩,我在这里举一些简单的例子
01:记忆大比拼(筛子卡)
素材:筛子卡(素材均为Dora自制)
方式:投掷筛子,当筛子停下来,让孩子识别动物名称、动作、声音,鼓励孩子语言表达和表演
分龄
婴儿:爸爸妈妈自己描述并表演
幼儿:能说出名称,模仿声音和动作
02 我要爬大钟(手偶)
素材:动物卡,制作成手偶
方式:用手指偶做角色表演,唱出相应歌词
分龄
婴儿:由家长表演并演唱
小宝:由家长表演并演唱,并鼓励孩子跟着一起表演。
大宝:自己创编表演并演唱,家长模仿孩子
03 我爱讲故事(情境道具)
素材:动物卡、时间卡、大钟制作成情境道具
方式:边讲故事,边操作情境卡,拨动指针,变换数字,贴上相应动物
分龄
婴儿:由家长自己讲述自己操作
小宝:由家长讲术主要剧情,提问孩子关键信息,如:动物名称、时间等,让孩子操作
大宝:由孩子自己讲述自己操作
04 总结
1、享受游戏的快乐时光,而不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
2、不要试图主导游戏,按已定的某种规则进行,而是跟随孩子的步调,可能他会有更多的游戏创意,哪怕“跑题”了;
3、不要怕“辣眼睛”,请尽情释放自我。
请全身心地陪孩子玩耍,把自己当成他的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