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一书刚刚读完,对书中对刻意练习的强调尤为深刻,但所谓知行合一,最好的方法论一定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二手货,仅仅只是读书感悟,而不去躬身实践,难免会演变成键盘侠。
我自己今年年中,曾以自己作为试验小白鼠,以俯卧撑为锻炼手段,探究实践了刻意练习的方法,至今,不间断坚持了一百六十多天,完成了两万多个俯卧撑,其中的一些经历与《刻意练习》的方法不谋而合,想来,这应该算是经实践反刍后的小成果吧,特此总结,于是,就有了以下刻意练习以的三原则:
1 有效反馈
2 适度增量
3 周期迭代
1 有效反馈
所谓有效反馈,一定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行动模式,强调对目标-结果完成情况的反思修正,重视具体结果而非宽泛过程。
过程固然重要,但刻意练习必然要以可量化的、具体的目标结果为导向,一味强调过程,不注意阶段成果反馈,就极容易陷入无目的、重复作业中,训练效果必然大大折扣。
看微积分一个小时,比不过刷几十道题,看编程书觉得不明觉厉,比不过自己动手coding抓耳挠腮,看《囚徒健身》觉得好NB,终究比不上自己趴下去哪怕就做一个俯卧撑。
别扯啥情怀,也别自我感动,无论你在朋友圈流了多少汗水,新年计划满怀了多少憧憬,过程是重要,是辛苦,可跑个5千米喘不过气就是喘不过气,一点不带欺骗。
请看以下几个命题:
“每日完成俯卧撑”,
“每日完成俯卧撑50个”,
“每日完成俯卧撑50个,注意前两组应前胸贴地”
“每日完成俯卧撑100个,每组间断时间30s"
这些都是我曾经使用过的所谓的目标,很显然,随着锻炼的深入,“目标”会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有针对性,越来越强调细节,按我的体会,在整个过程中,反馈的有效性关键就在于目标是否可量化、是否具体,结果完成情况的有效反馈,才是持续进步的基础。
2 适度增量
适度增量,有两层意思,其一是适度锻炼,就是增量要合适,避免锻炼过度,不必给自己定高于当前水平的目标,其二就是控制增量,就是要保证在学习区训练。
怎么算适度,我觉在当前水平下增量控制在10%—30%这个水平都算适度。学习区的概念几乎被说烂,但要注意的是,进入学习区之前要先进入舒适区,按我的实践经历,最佳的成长路线是舒适区—学习区—舒适区—学习区,交替往复,迭代循环,而每一个新的学习区都比前一个阶段进步一点点。
一上来就死磕100个俯卧撑,天天汗流浃背,腰酸背痛,别人不好说,我自己是妥妥不能如现在一样坚持那么长时间的,我往往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每天锻炼目标,每天125个阶段性训练就坚持了很长时间,但这种看似慢的方式到最后反而一点都不影响进度。
适度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降低坚持阈值,从而把所谓坚持变成习以为常的习惯,每天30个,每天50个,每天60个,这样循序渐进,保证长时间的积累,坚持也就不再是难事。
3 周期迭代
周期迭代,意在强调刻意练习应当分阶段、分台阶,每个阶段有特定的目标,而每个阶段目标又有对阶段目标实现效果的反馈修正。
有个基本事实是,即便21天能养成一个习惯,但如果后续没有持续行动,这类习惯基本没啥卵用,反而会陷入一种自以为的鸡血态不能自拔,可事实往往是,长时间做一件事是没啥鸡血涌动的,好比你刷了几十年的牙,和二郎做了几十年的寿司。
而周期迭代就在于把持续精进策略变成阶梯式推进,把“持续”量化为“阶段”,我的实践经历,是20天一个台阶,尽量保证20天能比之前的20天多做十几个,台阶慢慢上,欲速则不达。
以上,就是我结合实践经历的读书体会,希望与您一道成长。
公众号:Jun哥笔记,会慢慢把自己的OneNote总结和一些小技巧放上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