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家庭聚会的时候,亲人们对杜新生一顿输出:“大学毕业回来找一份固定工作,何必在外漂泊创业。”
“现在的年轻人真的迷茫,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往往走弯路。”好为人师,爹味十足。
眼看着儿子脸色一点点变得不好看,杜新生的爸爸赶忙打圆场:“来来来,吃菜,吃菜,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开心一点。”
妈妈更是贴心替儿子解围:“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考量,由他折腾就好。”
杜新生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欣慰地点点头仿佛再说:“谢谢爸爸,谢谢妈妈的理解。”
01
杜新生的爸妈靠高考实现了阶层跨越,爸爸在本地一所高中当老师,妈妈则在政府部门工作。
杜新生的出生让小家庭充满了喜悦和希望,爸妈搞好自己工作的同时,尽可能托举儿子:带孩子外出游玩,报儿子喜欢的兴趣班。
他小时候喜欢打乒乓球,爸爸给他在体委充值,并且购买一对比较好的球拍,周末杜新生去那里练球,一个小时一元钱。爸爸如果自己不忙,也会当儿子的陪练。
平时检查作业、讲故事、亲子阅读则是妈妈的事情。
小学毕业,杜新生跟着本地夏令营去北京游学,登长城、进国博、到北大参观,大大开阔了眼界。
后来杜新生考上本地的重点高中,学校离家有点远,爸妈在学校附近租房,他们通勤,给杜新生解决上下学的时间。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爸妈希望儿子报考本省的大学,而杜新生则希望去外地。
“想好就去。”爸爸支持,妈妈也没有多说什么,就这样杜新生最终去了长沙一所大学。
02
大学毕业第一年,杜新生应父母的邀请进到当地广播事业局,工作稳定,熬资历。
一年后,杜新生的大学同学邀请他去长沙一起创业,刚开始的时候,爸妈还是比较担心,爸爸给他打预防针:“创业可能会失败,要有心理准备。”
妈妈倒是开明:“我和爸爸这代人吃到了时代的红利,毕业包分配,结婚就有房子,相对稳定,你们这代人即便进到事业单位,也难稳定下来。想好,就去闯荡,大不了重头再来。”
爸妈拿出所有的积蓄交给杜新生当启动资金,心里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前期铺垫做得很好,项目也算对路,可是事业刚刚起步就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当杜新生把困惑说给爸妈时,爸妈有点困惑:“就此打住,前期的投入就打水漂了。”
事已至此,爸妈没有给杜新生讲大道理,而是继续支持:卖掉老房子续上资金链。
“认准目标就往前闯,爸妈能支持你的就这些,咱家这套大房子是你最后的归属。爸妈有自己的固定收入,以后也不会给你添麻烦,外人无论说什么都不要放在心里。”妈妈给儿子足够的底气。
爸妈无条件的支持,给了杜新生极大鼓舞,毫无后顾之忧往前冲。慢慢地生意有了一点点起色,爸妈终于欣慰了。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自己的父母,所处的时代让他们更清醒,知道自己要什么。
做父母的自己的生活都没有过明白,就不要给年轻人讲大道理,经济上能支持更好,否则就闭嘴,过好自己的生活不拖累子女就是最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