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舌代。请尊重著作权,转发或引用时不要删改作者名称)
到达西藏后的第六天,我们去了处在后藏的、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并在那里住了一夜。
前往珠峰大本营的沿途风光,基本上与去西藏的其它景点差不多。只是后藏比前藏经济上落后一些,当地有人居住的地方包括城市,其人工环境条件应该比内地仍然落后二、三十年。比如说很少有游客可以使用的厕所。在某个县城办理旅游手续时,我们就曾经花了几十分钟时间,才找到一个我们可以去上的厕所。而且大多数厕所的条件极其简陋,比如是周围气味很难闻的蹲坑干厕。我们还遇到过,在一个非主要景点的路过景点,更是厕所里屎尿横流,让所有人都觉得无从下脚;而厕所外面也因为大家因此便宜行事而屎尿遍地。不过在前藏像林芝那样的地方,则几乎与现在内地三、四线城市差不多了。 但是无论前藏还是后藏,其没有人参与的自然景观,都是壮丽无比的。
感觉去西藏自然景观的地方,基本上车子所开的道路两侧,都有高大的群山一直绵延向前。通常都是在第一层群山的后面,远远地坐落着山顶甚至山腰仍然覆盖着厚厚白雪的雪山,有时在云雾中忽隐忽现。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般都会有非常辽阔的视野。天空上漂浮着大片大片的云朵,有的在阳光照耀下洁白如银,有的呈灰暗甚至黑色,应该是下面正下着或大或小的雨。在山中间和山脚处,因为自然条件或人工作用而能够留住水分的地方,就会或者至少出现青苔,或者出现草丛,或者出现灌木丛,甚至出现一些树木、森林。 而那些高高的群山上半部,也就相应地表现为或者是光秃秃的贫瘠黄土和灰土山,或者是破碎的七零八落的岩石及其残体断片,有时则也会有险峻的峭壁。左右两侧群山之间,一般都比较平坦,有时也有一些起伏;而之间的距离,有的比较狭窄,有的则有非常大的广阔区域,包括草原、村落甚至城镇。山上都有雨水和雪水冲刷出的缕缕沟壑,而其能够流下的水源,都汇入两侧群山之间的河流。河流则有时浑浊,有时清澈;或者只是浅浅的水流在鹅卵石、或沙石、或淤泥上慢慢流过;或者是滚滚的湍流急冲直下;或者是聚集成大片的水域甚至湖泊而深水缓流。而车子所开的路,都是在两侧群山的左侧或右侧,有时甚至在中间;一般都是与河流同向的;或是很现代的柏油马路或水泥路、或是需要修整的老式山路。偶尔也许是为了避免过远的绕道,而会出现翻山越岭的公路,比如去珠峰大本营路上的“一百零八弯”。
接近珠峰大本营时,远远就看见两侧的群山在前方逐渐靠近,然后在正前方的巨大空隙处,呈现出在更远的地方,巍然矗立的珠穆朗玛峰及其下面的雪山群。我们到那里时,运气很好,有蓝天白云和灿烂的阳光。 尽管有若干条云带或上或下地漂浮着,珠穆朗玛峰大片的雪山仍然在阳光的照耀下发散出银色的光芒。雪山上也呈现有片片的黑色部分,那显然是露出的山岩。整个景观,使得游客们不断发出不亏此行的赞叹声。 延续向前几千米长的观景区域,有大群的游客在忙着拍照、打卡。
据说珠峰大本营高峰期每天的游客量有四千多人。 而大本营的帐篷,则大概只能容纳几百人,所以不能住宿的游客在太阳落山后就陆续下山了。 那里总共有五、六十个长方形的大帐篷,每个大概三十平米左右。 帐篷里面基本上都是男女混住的大通铺,可以住十多个人。 我们住的帐篷则是为数极少的例外,是在大帐篷里,又分设六个三角形的小帐篷,每个小帐篷一般住两个同来的人。
由于海拔比较高,而且加上住宿总共在那里要呆十几个小时,因此住宿珠峰大本营的行程是西藏旅游最危险的行程。我们住的那个晚上,就有一个42岁的女游客在珠峰大本营因为严重高原反应而不治身亡了。 所以到珠峰大本营的基本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以及少量三、四十岁的人。我们夫妇俩在那里,显然是鹤立鸡群、扎眼的老人。 当时就曾经有一对二十来岁的小情侣,与我们搭话,问了我们的年龄后,请求与我们合影,说要回家后给他们家与我们差不多年龄的父母看,将我们做为鼓励他们父母的榜样。
尽管很多人有比较严重的高原反应,但是晚上仍然有很多年轻人参加野外的高原蹦迪,彰显着年轻人的喧闹、勇敢和无畏。
后半夜4点钟我到帐篷外,发现我们没有额外的运气,没有看到据说有时会出现的满天星斗。
我写了下面这首小诗,纪念珠峰大本营之行:
雄伟群山远环绕,
清浊一河近绵延。
山高顿显万物渺,
河长慢润绿植繁。
左右观景千里客,
上下盘旋百道弯。
群山会合中留缝,
珠峰耸立呈眼前。
云雾漂浮分层次,
阳光照耀驱雪寒。
珠峰凶险召英雄,
营地坦荡容平凡。
山妖常在饶众客,
死神偶访断尘缘。
满足好奇人贪念,
得偿夙愿心释然。
俗人一世忙奔波,
高僧终身静修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