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感觉被各种任务追的焦头烂额,收集箱中还有一堆想要了解尝试学习的任务,却苦于再拿不出时间精力。10月份我的自我投资时间达到了139个小时,主要包括了学习英语、读书、文字输出、练字以及运动健身。作为一个上班族除去每日正常的睡眠、工作、吃饭、个人卫生等等,我还需要人际交往、正常娱乐、陪伴家人。时间精力的匮乏让我意识到我的计划有问题。海绵里的水是可以挤,然而过度长期的压榨未必能够形成良好的循环,不是可持续的方法,更何况这里还有一个利用率的问题:挤出的水是否最大程度的充分利用。
跟马博士约聊后,我着手改进我的计划,以下为详细思路步骤。
初始的每日任务清单如下:
1.微信早起打卡
2.百天改变自己三件事微博打卡
3.3721三件事打卡
4.晨间日记
5.财会学习备考
6.练字半小时
7.阅读
8.新概念一课熟读至背诵
9.知米背单词打卡
10.流利说口语打卡
11.每日运动
12.阅读感悟微博打卡
13.晨间日记回顾
14.3721回顾
15.整理明日任务清单
列表中的前4项是清晨做,第5-8项利用上班的碎片时间完成,剩余的9-15项安排在晚上做。因为下班到家是晚上9点半,所以时间格外紧张。如果休息日,5-10项会多花费一些时间。
改进计划的第一步:瘦身,将同类项合并。
2 3 4项性质相同,暂时停止晨间日记以及回顾,直到百天和3721活动结束。
8 9 10项目的一致,暂停新概念背诵,直到有一定的单词量有一定的语感,停止专门的英语单词学习以及口语练习后再恢复新概念的熟读至背诵。
改进计划第二步:利用2/8原则,找到现阶段重点
计划中项目基本都是为了习惯的养成,只有财会备考是目标明确,有时间限制的,因此财会学习作为现阶段重点,需要投入80%的精力。根据该原则:
1.暂停运动,改为上班期间多活动,WC完做20深蹲。
2.暂停练字,作为需要静心时的休闲活动。
3.阅读感悟的文字输出精简至两三句话,根据时间的富裕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写读后感。
更改后的任务清单如下:
1.微信早起打卡
2.百天改变自己三件事微博打卡
3.3721三件事打卡
4.知米背单词打卡
5.财会学习备考
6.阅读
7.流利说口语打卡
8.阅读感悟微博打卡
9.3721回顾
10.整理明日任务清单
依旧是列表中的前4项清晨完成,考虑到单词打卡花费的时间,于是比之前每日早起15分钟。上班的碎片时间财会学习以及阅读穿插进行。下班回家只需完成7-10项,用时不到一小时,剩余的时间可以继续进行系统的财会学习。休息日的时候,主要学习财会,适当延长阅读时间。剩余时间可以选择运动、练字、读后感输出、了解感兴趣的知识、看电影、约会、逛街等等。
我只是放弃或是暂时放弃了一些计划,生活就变得无限精彩美好!反思之前,我计划的初衷是想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所以在焦头烂额的坚持执行。其实能够坚持固然值得称赞,但是这样苦苦的坚持,这坚持背后是在坚持结果,还只是在坚持方式? 只有懂得放弃才是对自己了解后的掌控。而无论坚持还是放弃都是达到目标背后价值的手段,看清楚你目标背后的东西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