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出门看见一女人站在小区门口忘情得吞云吐雾。侧目看:年近四十,黑面,黑颈,黑手。耳坠,项链,戒指佩戴齐全。
我这人好奇心重,不免心生奇怪:这一大早的站在这里,面色凝重,目视远方地抽着烟,想什么呢?
说到女人抽烟,让我想起小时候见到的一个抽烟女人。
这女人是我母亲堂兄带来的。母亲的这位堂兄前两年妻子得病去世,留下一双小儿女。自己本不善农事,其实是游手好闲惯了。妻子离世后,索性带着一双儿女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远走他乡进城了。
在城里认识了这个不知底细的女人。两人东游西逛到处骗吃骗喝。可怜两个年幼的孩子无人照顾。
在我的印象里这女人也是黑面,黑颈,黑手。而且是那种乌青的黑。
父亲对这个整日烟不离手的黑女人十分厌烦。私下对母亲说:一个女人不干正事,跟个游魂鬼似的叼根烟,一看就是个“洋坛”。赶紧打发走人,这种“瞎货”我不欢迎。父亲所说的“洋坛”泛指吃喝嫖赌抽的人。至于“瞎货”就是一切不务正业,有头没脑的人都算在内。
这个女人是我近距离接触的第一个抽烟女人。且这女人有一绝活儿:睁开眼,不起床,在被窝里抽烟。受父亲的影响我也不习惯女人抽烟。不算大恶,至少不雅。
父亲一生不抽烟。甚至反对抽烟。他认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过日子离不开的。还有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过日离得开,但离开了日子过得没滋味。这么多事里都没有抽烟这事,说明抽烟就不是什么好事,只能是不良嗜好。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最好别抽。至于女人抽烟,简直不能容忍。用他的话说就不是好女人。我认为这话多少有失偏颇。
第二个抽烟女人和我们家关系很亲密。我叫她年姨。是母亲的朋友。据母亲说她十八岁认识年姨。从一个县城搬到另一个县城,还成了邻居。两家走的越来越近。两家的孩子也从玩儿伴,变成了好朋友,算是世交。
母亲晚年卧病在床。直到去年母亲七十四岁去世。这位年长母亲四岁的年姨,从未间断过看望母亲。
年姨漂亮得像电影明星。我这么说是有一次在她家看到,墙上挂的镜框里的全家福。照片中的年姨三十岁不到。眉眼神韵像极了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的银环。是那么得好看!
我的这一说法后来有了佐证。也是母亲和年姨早年间共同的朋友。说起年姨的丈夫当年见到年姨,惊为天人。一通穷追结成百年之好。看来无论什么年代的人都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年姨不仅长得美,还极聪明能干,家里家外照顾的妥妥当当。就是这样一个幸福的美妇,在四十岁那年遭遇了人生的大不幸。
和她同样美丽的二十一岁的女儿,在上班途中因车祸身亡。从此年姨不再出门,不能工作。
母亲隔三差五的去她家看望。多数时间是她躺在床上,母亲坐在边上。一句话不说,一坐就是一晚上。有几次母亲回来说:“你年姨今天虎着脸,怒斥我,让我以后不要来了,她不想见人。”过几天母亲还是去看她。母亲说:“我不计较她。别人不敢去,怕挨骂,我不怕。不去哪行,我不能让她一个人就那么闷着,会憋出病的”。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有两三年,慢慢的年姨走出家门,开始上班。开始来我们家和父母聊天。只是年姨再来串门聊天时有了一个习惯——抽烟。
父亲每次一看到年姨来,赶忙倒茶,点烟,拿烟灰缸。年姨微微笑着说:“我这讨厌的毛病,净给别人添麻烦。父亲忙抢过话说:“这不算毛病,个人爱好。不用多心,抽吧,不妨事”。
父亲对抽烟的反对从年姨这结束,也仅从年姨这结束。他反对抽烟的理由还有一条我不明白,就是脏。不是烟灰弹的到处是的脏。不是烟熏黑了墙壁的脏。他说:“抽烟的人痰多。到处吐痰很脏。说的也不无道理。后来他还像医生一样分析抽烟的坏处:先是嗓子不好,然后是气管不好,后来肺也好不到哪去。”只是年姨抽烟他认为有必要。
父母退休后,家里来人越来越少。烟基本上是给年姨准备的。
父亲买烟刻意买好烟。时间久了年姨会说:“你的烟都让我抽了,还买这么好的,我这心里很过意不去”。父亲大笑说:“你能抽多少?供得起,只管来坐”。
进入晚年的年姨戒烟了。这事是父亲告诉我的。他说:“今天你年姨来看你妈。我给她拿烟,她说不抽了,戒了。”稍顿又喟叹道:“抽了半辈子的烟,老了,该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