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无孝子,自古忠孝难两全。这话说的不假,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一样的自然规律。但约有阴晴圆缺会有轮回,而人生却没有轮回,许多事情,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不允许你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不像电脑系统,即使瘫痪的一无是处,重新启动或者重装系统仍然会再次焕发生命的色彩。
老太太入院的原因是在家里跌坏了大腿处骨头,而听她的儿女们介绍,原来这里面还有更加繁琐的情况。老太太5月中旬因为高血糖引发的腿部血管堵塞,大脚趾还是坏死、变黑,儿子们都从外地赶回来,送她到安医二附院找了专家治疗,最初的方案是为了防止血管堵塞更加严重,会让整条腿坏死,建议截肢。儿女们央求医生最好要保住这条腿,让老人家康复以后能够自由行走。
医生重新调整方案,花了很大的代价终于保住了腿,费用自然不菲,但是儿女们没有怨言。
经过了十多天之后,医生同意其出院回家。
回家之后的第二夜,老太太固执的晚上起夜时,没有开灯、没有喊醒老伴和子女,结果又摔了一跤,这一跤摔出了更大的问题,大腿处骨折!
本来已经买好第二天早晨的车票离开家的儿子只好将票退了,再次将老太太送进了医院。
本打算尽快手术治疗的,却不料老太太的血糖高、贫血、心脏等多处都有问题,更关键的是老太太意识不清楚,时常自己做的事情不知道,时常做些让子女和周围人都无法理解的事情。医生改变了手术治疗的方案,决定采取牵引保守治疗,当看着医生将钢钉刺穿膝盖处时,我的心还是有些颤抖,疼自然是少不了的,关键是牵引之后,这条腿便再也不能活动,这样才有效果。刚开始的几天,老太太还算配合,三个儿女也一直围绕在身边。一个星期过去了,十天过去了,老太太的状况却不见好转,时常夜里不睡,不但不睡,还是一直吵闹、骂人,从家里的老伴到几个子女,逐个骂遍,骂的词语甚至不堪入耳。在身边的子女都忍受着,笑着向大家做着解释……
终于有一天,爆发到了极点,从中午12点开始,一直闹到第二天凌晨六点天亮的时候,整个病室的其他9位病人、9位家属都没有睡好,大家有苦说不出,老太太的子女也十分愧疚。第二天,医生让再拍一次片子,结果让她的子女大失所望,骨头的缝隙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还比第一次拍的时候更严重了,也就是说半个月的牵引毫无效果!
以前是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身边,持续了几天之后,都觉得这样窝工,于是决定轮流看护,每人看护一周,其余的时间去做自己的生意。老太太一辈子生育了四个子女,大儿子由于小时候吃错了药,变的又聋又哑,一直呆在老两口身边做着农活,排行第二的是女儿,早已出嫁,如今自己都做奶奶了,第三的是儿子,最小的儿子做了别人的上门女婿。按农村的规矩,两位老人最终就落到了老三身上。老三自知道一个人没办法挑起这么大的担子,不是说经济跟不上,而是人力跟不上,一般的病人至少得一个人伺候,像他家的老太太两个人伺候都显得比较吃力。
当透视的结果令大家非常失望的时候,老三向父亲诉苦了,可怜老父亲的回答让他的心掉进了冷水窟窿里,老父亲说:你们若把老人带回家,我就离家出走。
怎么办?这样的治疗根本没有效果,医院因为各项指标的问题又不能做手术,不是孩子们不孝,实在是没有办法。看着他的儿子给老人擦屎擦尿,看着儿子和老人像孩子一样的对骂,看着儿子无奈的眼神和老太太无神的眼球,不光是我,整个病室陪护的家属都陷入了深思,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这似乎又引到社会老龄化上面了,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关系,“安乐死”的话题在病房里也偶尔被人们提起,但是绝大多数人是不能接受的,毕竟在我们周围还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不过,若干年以后,当一对夫妻要赡养四名甚至八位老人的时候,一旦遇到大病大灾,怎么分身伺候,不要工作吗?不要自己的子女吗?似乎都不可能。那么不要自己的长辈吗,似乎更不可能。
那么,久病床前的孝子到底该怎么做呢?
下午,离开病房的时候,老太太又开始在犯浑,而且声音挺大,吸引了周围病室的人们前来看热闹,一些人表示同情、一些人表示无奈、也有一些人提出疑问。
归结到最后,到底该怎么办,谁都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