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作者李跃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一章 孩子,你为什么总要吃手
第二章 用好安慰物
第三章 正确把握孩子的安全感
- 孩子对妈妈的依恋是正常的,妈妈分离后,孩子自然的就会转而寻找另一个人的安抚,所以在分离时,妈妈越快离开孩子,孩子受到分离痛苦的时间就越少。案例中的妈妈行为加重了孩子的分离痛苦,并削弱了孩子给另一个人的依恋程度,这对孩子是不利的。
- 每天早上要果断快乐的离开,可以先让姑姑抱着孩子,不要让孩子找到妈妈,然后快速说声再见,赶快离开。
- 紧张的气息会感染孩子,是他在睡觉时不再平静和踏实。当孩子出现各种状态的时候,成人不要只发泄情绪,而是要让自己平静下来,寻找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 分床或者分房睡时,告诉他晚安,亲吻后,就直接走。如果他再起来,抱回去,再次说晚安,亲吻后离开。第三次再起来,同样,还是抱回去说晚安,亲吻后,再离开。表示父母爱他,但也没办法,必须回去自己睡。要坚持,不能让它睡到一半,半夜爬到父母的床上来,又和父母一起睡。
- 家长在心里认为自己是快乐的,带着这个心情离开,这种快乐一定会影响到孩子。而不要在心里想可能孩子又要哭了, 我怎样才能让他不哭或者继续下去,孩子是能够感觉到成人的心理的。所以成人不能作假,心里想着孩子可能又要哭了,表面上却假装在高兴。如果这样孩子会更加焦虑,因为他不能确定他看到的是对的,还是感觉到的是对的,所以孩子只有用不离开那个使他疑惑的人,来获得准确的答复。
- 在每次分离时,家长不要与孩子纠缠,要很快地告别,很快地离开。有时在家长离开时孩子的哭闹只是一种生活模式,只要家长走,就必须要哭几声,好比只要睡觉前就得讲两个故事,只不过家长喜欢孩子听故事,不喜欢孩子哭而已。所以在无法解决孩子的哭的问题时不要太在意孩子的哭,因为这种在意只能使孩子哭得更久。
- 告诉孩子爸爸和妈妈永远会在她的身边保护她,当有其他孩子接近自己孩子时,家长放松而平静的做好准备,一旦那个孩子出现可能的挑逗行为时,就不动声色地将那个孩子引开。
- 不要告诉孩子“没关系,要勇敢”,因为这等于唤醒孩子周围是危险的意识,只有让孩子慢慢的发现和群体在一起没有危险,做什么事没有危险,孩子才能建立起群体的安全感,才能勇敢去做。
- 如果孩子睡噩梦。向孩子表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妈妈一定会来帮助他。
- 不要在孩子安全感恢复之前试图让孩子独立,只要孩子需要就尽可能的去满足孩子,安全感回复了,孩子自然就不会焦虑了。
- 要认为孩子是有力量的,每天在自己孩子的行为中找到有力量的证据来证明孩子是有力量的。其他需要引导孩子的方面也可以这样。
- 学会判断什么样的事物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利的,然后让孩子经历,什么样的事物对孩子发展是不利的,要帮助孩子回避。如案例中的参加演出队,对这么大的孩子是不利的,应该带孩子离开。
- 真正给孩子很多爱的人是懂得让孩子独立面对冲突,独立面对困难的人,自己只是在该帮助孩子时,给予恰当的帮助。
- 在孩子感觉到紧张和害怕时,不要有任何不满的表情,也不要急着给孩子说,没有什么可怕的?那都是不存在的,那有什么可怕的?这样的话,而是要给孩子展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没有危险,让孩子发现人是可以对付危险的,这样孩子才能真正面对害怕不再感到无助。
- 如果妈妈表达爱的方式过于浓烈,让其他人无法企及,这等于提高了孩子的口味,孩子对其他人都会感觉到不满,这样的孩子也会表现出失落的状态。
- 不要将成人内心对孩子的爱像演员那样不厌其烦的演示给孩子,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帮助孩子成长,不是去示爱。在与孩子互动时就硬像铁哥们那样平常,对孩子粗养一点,孩子就不会缩手缩脚。
- 告诉孩子爸爸和妈妈永远会在她的身边保护她,当有其他孩子接近自己孩子时,家长放松而平静的做好准备,一旦那个孩子出现可能的挑逗行为时,就不动声色地将那个孩子引开。
第四章 让分离不再痛苦
- 当孩子出现分离痛苦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不要用过于同情和怜悯的目光看着孩子,不要自己也跟着焦虑……
——审视一下自己的心境是否过于谨慎和紧张;当下的家庭氛围是否充满阳光……
——孩子所依恋的人能否从心理上关怀到的孩子,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光明人格能否构建……
孩子的移情能力、安全感和社会性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此。 - 怎样解决分离焦虑?
如果孩子继续在每天早晨哭,无论他怎祥哭,妈妈都不要说太多的话,不要说诸如妈妈上班很早就回来,你跟奶奶好好在家玩,妈妈去挣 钱給宝宝买这个买那个。否则,这些话会使宝宝觉得离别是一件更加异常的事,更应该隆重一点。没有什么比与母亲的生离死别更能表达一个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情感了, 所以孩子用了人类最隆重的形式欢送母亲。其实, 没有什么比母亲平和而正常的狀态更能给孩子传递妈妈早上的离开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所以孩子哭,家长首先不要胡思乱想,只要家长态度平静了 ,孩子就是哭两声也没有关系。 - 无论孩子怎样黏?家长都要心平气和的对待孩子,不要一边被孩子黏,一边在心里不断的打鼓和盘算,这样孩子就会更加的粘家长,只要孩子需要跟家长在一起,那就走到哪都带着她,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好一些,慢慢就不粘了,注意在孩子黏的家长时不要只抱着他,而是要跟孩子一起做事。
- 如孩子哭了, 就把他揽在怀里好好抱—抱。事先跟姥姥家联系好,到了之后,把孩子立刻交給老人,再见转身立刻离去,不要回头。临上车时,再笑着来一次再见。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哭与这个世界上最悲惨的电影镜头或者文学描述联系起来,使自己更加受不了孩子的离别哭泣。
- 如果孩子在离别时抓住了成人的头发和衣领,就微笑着抓住孩子的手,不要把孩子的手硬扯下来,笑着跟孩子说:请松开手,跟姥姥在家玩儿。反复告诉孩子请他松开手。如果孩子的手还是死死地抓住,可以不动声色地将大姆指伸到孩子的手掌中,撬开孩子的大姆指,拉出自己的衣领或头发,然后放松而微笑着再见离开。注意在与孩子离别时,不要孩子抓住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时,姥姥千万不能上来硬拉,而母亲硬递过去是可以的。因为姥姥硬拉,孩子会感觉到是姥姥把他抢走了,因而对姥姥产生不信任感,而妈妈递过去,孩子却不会产生这种感觉。这是由于孩对母亲的先天的依恋和母亲要上班这个事实,使孩子接纳母亲要离开必须把他递给姥姥这个事实。
- 分别的仪式越简化越好。
- 4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承受住哭泣,他们不会把自己哭坏,所以父母双方只跟孩子共情即可,孩子想念爸爸,很爱爸爸的情感是慢慢能理解的,妈妈可以给孩子讲述自己的经验,如在爸爸和孩子不在时妈妈也是这样非常非常的想念,如果想念的太厉害,也会哭的,孩子觉得妈妈成了她的知己,就会不再感到孤独。
- 在孩子说想妈妈时,爸爸要蹲下来,他的孩子,告诉他,我也很想念他,然后跟孩子一起去为妈妈做点什么?教会孩子用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式去想念亲人,不要否认和嘲笑孩子的情感,成人要向孩子展示大方,开朗的心态,引领孩子摆脱忧伤的心境,不要用语言告诉他们,不要伤心不要哭,那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更可怜更加应该哭。
第五章 当孩子害怕恐惧的时候
- 其实孩子能感受到的是我们内心的东西,家长内心真正的放松是让孩子不再害怕、恐惧最好的保障。
- 妈妈可以继续认为自己孩子是优秀的,但注意不要把孩子夸坏了,还有家长对孩子优秀的期望将来会成为孩子发展的枷锁,是孩子出现超常发展的问题。
- 在孩子出现打架行为时,不要过分紧张,但一定要注意哪些孩子是有打人习惯的孩子,在孩子们一起玩时,将你的孩子与那个孩子分开。 如果那个孩子走近你的孩子,或者你的孩子走近那个孩子,你都要守候在离他们最近的地方。那个孩子一伸手就要眼明手快地把他的手抓住,这种时候,成人的嘴最好不要发出声音,悄悄把那个孩子带开,吸引他去做别的事,而你的孩子也许根本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就叫保护孩子。如果在正常交往中发生冲突,互相打一下,对孩子是有好处的,把孩子安抚好后,就像案例中妈妈做的那样教給孩子怎样去对待这些问题。教的时间久了, 孩子会自然使用的。
- 只要孩子害怕魔鬼,就要跟孩子呆在一起,晚上给孩子开一个地灯,不要熄灭,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时刻跟他在一起,会保护她,魔鬼害怕正直善良的人,而他自己和爸爸妈妈都是这样的人,所以魔鬼也害怕它们。
- 以前家长们创造出来的给孩子们避邪的方式很好用,如,可以把桃木剑挂在门上,或者换一个奇怪的符号贴在门上,孩子的身上缝上一个红布条,告诉孩子不会特,怕红色,见了红色就会躲得远远的,我们曾经用把臭袜子压在枕头底下的做法赶走了魔鬼。等以后大了孩子自然发现那些魔鬼是怎么回事?所以家长不必担心孩子以后也终会成为有魔鬼,孩子需要切实的帮助而不只是简单的否认。
- 还有一种办法,孩子害怕在一间屋子里的那个标志,可以让孩子站得离他远一点,一个人蹲在孩子身边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你一个人去摸那个标志有那个标志出洋相逗孩子发笑,如此,每天去玩这个游戏,直到有一天孩子也能参与其中,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在那个纸盒上画别的标志。
- 孩子在六岁之前就不适合进行任何比赛,因为参加比赛的孩子是不同的,不可能在比赛所要求的同一项目中具有同样的能力。当幼儿园进行比赛时,找借口,不要让孩子去,在家里不要给孩子设置任何比赛,而要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
- 不要在孩子面前提什么比赛,而是要引领孩子全人格的投入到孩子所喜欢的工作中去,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自己,在孩子不需要时花钱也是多余的,夸奖同样能唤醒孩子的夸奖的过分追求而害怕失败。
- 如果不小心唤醒了孩子,孩子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那么成人就要如实相告,相对的其他问题一样,科学地向孩子解释孩子想知道的事情。比如结婚朋友,敌人有意,活着,死亡等等。从自然的角度讲人的出生跟死亡是一样的,探索出声和探索死亡对孩子也是一样的,家长在谈这两个问题时态度也应该一样,如果孩子感觉到忧伤了,就对孩子说,所有的人在亲人死亡时都会感觉到忧伤,让孩子离死亡还很远,很远。
- 如果害怕鬼担心小偷,我们要让孩子发现,我们有能力对付鬼和小偷,那孩子发现人可以想办法保护自己,这样孩子心里就有了制服小偷的具体办法了,就开始创造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再只是害怕,这也就是帮助孩子成长。
- 当孩子有特别吃惊的表现是,妈妈一见到孩子首先对他今天做的事表示吃惊,然后给他一个夸张的动作,比如拥抱她会抱起来转一圈的,这样孩子可能慢慢的就开始转变。
第六章 如何应对孩子撒谎
- 孩子为什么老用喝水骗我开灯。人们都说母亲是伟大的,这个伟大的意义并不在于十月怀胎和母乳吸养,也不在于做父母的为孩子辛辛苦苦,为孩子积播了多少财富。最伟大的付出在于为了帮助孩子成长和发展,父母忍受着烦恼,在疲爸不堪的时 候依然能怀着满腔的热爱,带着饱满的精神去陪孩子玩要;在困顿不堪的时候,依然可以坐起来陪着孩子度过没长的黑夜而不抱怨孩子。这才是真正的伟大,即在孩子不可爱的时候依然能够爱孩子。案例中的情况有可能正是由于家长的不满和抱怨被孩子感受到了, 才使孩子用"撒谎"来解决问题。
- 家长安定下来反思自己,自己和孩子在一起时,是不是内心总是平和而幸福的,是不是总是在怀着喜悦的心情欣赏自己,如果不是,在什么情况下不是?要找出原因,解决自己的问题。
- 用看过几次和没看过来制止孩子显然是不恰当的,最好的办法是给孩子培养别的兴趣,使孩子不再将注意力集中在看碟上。第217页,关于撒谎如何解决?可以参考。
- 孩子在给家长描述时,不断将那个想象的完美形象描述出来,以博得母亲的欣赏,这时母亲千万不能不解风情,扫孩子的兴,反而应该真诚地祝贺孩子,相信孩子描述的那个人是孩子想要达到的那个人,孩子自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 父母不要只看到表面的事件,要看到事件背后孩子的心理狀态。做父母的一定要懂得人是有心理的,而且儿童的心理更需要得到精心的保护 ,在孩子出现了一些无助的事件后,如果孩子已经感觉到无助和羞愧,家长就要给孩子信心,和孩子一起正面商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如孩子尿床的问题,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我们可以去找一种药,吃了慢慢就不床了; 甚至说其实爸爸妈妈小时候到了七岁还尿过一次床,然后和孩子商量下次是在床上捕上一块尿不透的布,还是由妈妈夜里起来喊孩子起来尿床;或者说可以去看看医生,让医生看看我们尿床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妈妈就放心了。 千万不要像案例中的妈妈那样,先是对孩子说你又尿床了, 这本来就是指责的,然后又当着孩子的面向其他人揭穿孩子的"谎言"。这样,家长满足了自己的警察角色,却将孩子惊在众人面前。
第七章 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
- 当孩子大哭大叫,拍桌子、摔椅子,打自己、打别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时,我们是不是也一样无法控制自己,高声吓骂,动手惩治,一定要"压住"孩子?到底是自己的坏情绪影响了孩子,还是孩子的坏情绪让我们迷失了自己?如果我们忘记了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是落于凡间的精灵,就无法冷静地审视自己,帮助我们反思,重新成长。要想解读孩子种种不良情绪,找到症结所在,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构建美好人格,让纯真、灿烂的笑容,重新回到你和孩子的脸上。
- 在孩子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时,成人要先检点自己,反省环境中哪些因素会造成孩子当下的不良情绪,如可供孩子探索的工作材料是否充足等?找到原因后,大家努力改进,家长要相信,一个满足了发展需要的孩子,一定是平和的。
- 如果父母已经发现自己有某一种性格缺陷已经影响了孩子,那么父母应该先努力改掉自己的不好习惯,不要在还没有解决自己的不良情绪时去用不良方式解决孩子的不良情绪问题,这样显得不公平,而且更加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
- 案例中的妈妈显然太在意孩子早晨的情绪和要求抱到教室这件事的合理性,而妈妈在这些情绪会被孩子感受到,所以孩子更加在意早晨入园仪式,并将它固定下来成为真正的入园仪式。
- 妈妈先放松自己的情绪,允许孩子在入园时可以有不愉快情绪,但妈妈绝不要跟这孩子不愉快,如果孩子要求妈妈抱到教室,那么母亲完全可以快乐地享受这段路程,将它变成快乐的游戏,当母子的心态都调整好了就可以想一些点子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家长心态好了,慢慢的孩子的不良情绪就会消失。
- 像案例中的情况,如果妈妈允许孩子哭,比如要走了,孩子不高兴,可以说我看到你有点不高兴,好的,你可以不高兴;但在路上却可以用一些歌瑶小故事什么的将孩子从不良情绪中引出来。但成人不能急功近利,如讲了两分钟故事孩子还是没有高兴起来,就放弃了, 转而向孩子发 泄自己的不良情緒,说:幼儿园多好玩,你天天都那么高兴,为什么早晨走时非要不高兴呢?或说:别哭别哭……其实这样说,说明家长已经心中 不快,担心孩子会不高兴,这种担心会被孩子感觉到,他的不良情緒反而被成人的不良情绪所强化了 。
- 为了帮助孩子完成对自己的创造,是孩子将来成为一个能快乐生活的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所谓给孩子自由,也意味着让孩子具有成为自己的自由。
- 在制止孩子一些行为是要让孩子获得经验,我们成人的意图是为了孩子好而制止孩子,而不是为了自己好而制止孩子,所以要用帮助孩子的观点,使制止的事情成为一起教机,而不是成为自己发泄情绪的机会。
- 父母千万不能用语言鼓励孩子(实际上是在催逼孩子),如:你去跟小朋友玩吧! 你上去跳舞吧! 这样会使孩子更加害怕那些父母要他做的事,更加羞羞答答的。可以像教孩子与小朋友分享礼物那样一步一步来做,做到一点都要赏识他。如,见到一个小朋友,可以说:宝宝,走,我们一起去小朋友跟前;走到小朋友跟前时说:来,帮我掏出一块饼干! 掏出饼干后说:请你递給小朋友! 孩子递上去后就拥抱他,并说:哇,妈妈看到你給小朋友送饼干了。 坚持这样做,过不了多久,相信你早就忘记你的孩子曾是一个忸妮的孩子了。
- 妈妈,你看我们俩谁的牙齿最白。孩子都是艺术家,他们的心灵对情感和美好的氛围及敏感,而且他们灵魂中对爱恋的情景经历非常迷恋,像案例中的情况妈妈应该充满爱意地对孩子说,自己发现孩子的牙真的比爸爸的白一点,然后拥抱并祝贺他。建设性行为用这样的强化方式总比用批评和逼迫的方式切实有效的多。
- 在給孩子建构原则时,如果没那么多的理由可讲,就不要硬是编出很多歪理,如案例中妈妈说的好多理跟吃肯德基没有关系。其实,妈妈只说今天不可以吃,我知道你很生气,如果你需要哭的话可以在这里先哭一会儿,等你哭完了, 我们一起回家去吃饭,说完这些话就可以不再说话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等持孩子情绪的转机,再提出良性的建议。
- 在儿童的成长期内,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一般尽量不安排竞技性活动,因为每个孩子的特征不同,发展的节律也不同,而这些不同,都赤裸裸的代表着他们全部的本质,他们无法离开这个本质区发展处实惠型的表面技能,来应付那些竞技的场面,如果不可避免地面临竞赛,孩子身边的成人,您也应该努力的保护孩子,使每个孩子发现自己在此项比赛中的成果,感到自己是成功的,而不是在比赛之后,再也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只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 任何一位父母都有责任保护自己的孩子,如果某项社会活动对孩子是有伤害的,找借口带孩子离开是对的,但是这样做,却不能让孩子知道。
- 孩子六岁之后,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成人一定要盯着孩子去完成。但是盯的时候是平和的,是给孩子以精神支持,使孩子完成工作,还是利用情绪,恐吓孩子,使孩子完成工作,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会使孩子遂渐发现自己的能力,变得越来越有信心;后者使孩子越来越害怕。
- 因为人是一个发展的动物,人类精神获得满足,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快乐,也就是说,人对自己满意了,能够真正快乐,而对自己的满意来自于对自己社会效能的认知,即便是离开红尘修炼高人也要求自己有过人之处,才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要想使孩子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就得帮助孩子克服生存中遇到的困难和痛苦,使孩子获得成长,这样孩子才能够真正的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 家长应该有明确的教育价值观,要知道哪些是孩子必须要做的,哪些 可以在孩子感到痛苦时就不做了。 比如弹钢琴就不是适合每个人的,有的 人弹钢琴会乐在其中,有的人会感觉到非常痛苦。如果你的孩子的确是个音乐天才,弹到一定的程度,却由于懒惰不愿意继续练习,而这时孩子已 经成长到有一定的承受力,比如孩子已经到了5岁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能力,已经能承受坚持这件事情,这时如果再坚持度过一个困难时期,就会又感觉到愉悦的。如果孩子没有显示出音乐方面的特殊天赋又不喜欢弹钢琴,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孩子选择了弹钢琴,后来孩子实在是感觉到痛苦,这时就座该放弃。反之,如果是孩子这辈子生存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如文化课的学习,在任何情况下,家长必须帮助孩子坚持完成应该完成的课业,该学的内容得学会,该写得生字得写会,不能因为孩子感到痛苦就放弃。
- 孩子出生后,我们首先得设想孩子将来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孩子从六岁开始,要在学校度过差不多20年的学习生涯,这大部分都是使用智力的过程。在六岁之前,人们就是准备和发展自己所擅长的这些能力,加上人格方面的其他因素,形成人的精神的那一部分。所以我们成人在孩子六岁以前,必须得精心地为孩子准备孩子将来要使用的能力范围。比如,你发现你的孩子非常爱好大的运动,并在这方面有天赋,你就可以为他准备可以进行各种大运动的环境。但如果这个孩子从0~ 6岁一直只做这个领域的活动,很少接触其他如知识、语言、逻辑思考、艺术表达等智力性的活动,那么孩子到六岁上学时,就不会对那些蚂蚁一样的文字、数字符号及大脑工作、小肢体活动感兴趣。如果想让孩子对那些领域感兴趣,还需要一个长久努力的过程,比如孩子在大肢体领域里已经获得了一些成功的愉悦,但在小肢体领域里他非常有挫败感,孩子无法克服这种挫败感,所以就拼命地将自己留在能够显示自己能力的领域,拒绝自己做不好的领域。
- 在孩子六岁之前,一定要为孩子准备一个全面完善的环境,引领孩子去尝试那些将来要用的领域,如文化、艺术、思考、总结、归纳等种种领域,使孩子将来不拒绝对这些领域的实践,这他才能够順利地进入学校教育。实际上学前教育并不是从五岁才开始,但也不是从两岁就开始学习识字和阅读,这是一个非常科学和复杂的过程。家长要经过一些学习,了解这一过程,才能够正确帮助孩子成长。看案例中的情况,孩子不见得是精力不集中,只是发展出现了缺陷,需要弥补。可以造上学边去弥补这一领域的缺陷,但是方法一定要对,否则会适得其反,使孩子更加厌烦学习。
- 即便家长懂得教育,能为孩子精心设计环境并帮助孩子发展,在表面的行为和态度上,也要让孩子感觉到你是放松而大大咧咧的,孩子一旦感觉到你时刻都在注意她,他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孩子就会给你一起来关注情绪的变化,这样孩子和成人都现在细节性的旋涡中不能自拔,消耗了自己的经历,使自己筋疲力尽。
- 不要随便给孩子共情,如果没有确实让孩子情绪不好的事情,孩子表现出情绪不好时,家长可以假装没发现,同时营造氛围,引领孩子发 现其他有趣的事情,将孩子从不快乐的情绪中拉出。如果成人没有时间去引领孩子,那就保持自己快乐的狀态,同时假装没有发现孩子的不快乐,也不要受孩子的情绪的影响。跟孩子进行这种毅力的较量,最终是孩子换不过成人,会主动与成人沟通,因此在孩子表现出不快乐时成人千万不要满眼同情和怜悯地注視孩子,即便孩子真的可怜时,也要用平静的 目光看着孩子,然后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颠。
- 孩子在苦难中时,偷偷的帮助孩子去做那个做不好的练习,让他赢出来,是唯一的帮助方法。